摧残枯木倚寒林,几度逢春不变心。
樵客见之犹不采,郢人何事苦搜寻。
摧残枯木倚寒林,几度逢春不变心。
樵客见之犹不采,郢人何事苦搜寻。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坚持自我的高洁情操。开篇"摧残枯木倚寒林",以枯木自喻,表明诗人虽然处境艰难,但依然保持着独立不屈的精神状态。"几度逢春不变心"则显示了诗人内心的坚定与纯洁,即使经历了多次的季节更迭,也未曾改变初衷。
接下来的"樵客见之犹不采,郢人何事苦搜寻",通过对比樵夫(砍柴的人)和郢人的不同态度,更突显出诗人自身的高洁。樵夫即使看到这枯木也不屑于去采集,而郢人却不知疲倦地在搜寻,这其中反差强调了郢人对名利的执着追求与诗人的清高脱俗形成鲜明对比。
整体而言,诗句简洁凝练,但蕴含深厚的情感和思想,是一首颇具哲理的诗篇。
宿雨晓初收,长天澹如洗。
解带临清流,泉声细娱耳。
有如到愚溪,还似游栗里。
人生若此少,贫贱非所耻。
太皞亦已至,玄冥犹未归。
茫茫天壤间,浪阔银山围。
玉龙横梅度,皓鹤漫空飞。
白帝有所适,飘飘扬旌旂。
从者一何繁,缟席仍练衣。
招邀姑射仙,逢迎广寒妃。
祥耶时令耶,畴能测天机。
饥人冻欲死,赏玩理则非。
安得万裘褐,寒者或庶几。
愿言均此惠,不知身贱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