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夏已十日了也,寒山子作么生。
村诗吟落韵,竹管贮残羹。
结夏已十日了也,水牯牛作么生。
爱从荒草去,不向坦途行。精神陡顿,头角峥嵘。
好把一坑埋瘗却,千峰云静月华明。
结夏已十日了也,寒山子作么生。
村诗吟落韵,竹管贮残羹。
结夏已十日了也,水牯牛作么生。
爱从荒草去,不向坦途行。精神陡顿,头角峥嵘。
好把一坑埋瘗却,千峰云静月华明。
这首宋朝禅宗僧人释绍昙的偈颂,以日常生活的场景和动物隐喻,表达了深刻的禅意。"结夏已十日了也",暗示僧人度过了一段静心修行的日子。寒山子和水牯牛的形象,分别代表了诗人自身的修行状态和对人生道路的态度。
"村诗吟落韵,竹管贮残羹",通过写诗人创作诗歌,即使生活简朴,也能在其中找到乐趣,体现了他的淡泊与宁静。"爱从荒草去,不向坦途行",则表达了诗人选择避开世俗常规,宁愿在艰难中磨砺自我,寻求内心的成长。
"精神陡顿,头角峥嵘",描绘出诗人精神上的觉醒和锐气,暗示他在修行中有所突破,展现出独特的个性和坚定的信念。最后两句"好把一坑埋瘗却,千峰云静月华明",寓意放下执着,看透生死,希望在心灵的解脱中达到一种超越尘世的清明境界。
整体上,这首诗寓言丰富,语言质朴,富有禅意,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和修行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