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人只见无虚日,罪已何曾有实功。
莫把寸心矜立雪,但专一味暮春风。
尤人只见无虚日,罪已何曾有实功。
莫把寸心矜立雪,但专一味暮春风。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问,表达了对为政者行为与效果之间差距的深刻反思。首句“尤人只见无虚日”,指出为政者在日常工作中往往只会指责他人,而忽视了自己的责任。接着,“罪已何曾有实功”则进一步强调,即便他们自责反省,也未曾真正取得实际成效。这种对比揭示了为政者在自我批评与实际行动之间的脱节。
后两句“莫把寸心矜立雪,但专一味暮春风”,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前一句“莫把寸心矜立雪”意指不要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自我标榜或形式上的虔诚,而忽略了内心的真诚与行动的实质。后一句“但专一味暮春风”则是警告,不要一味追求表面的恩惠与好感,而忽视了政策与治理的实际效果。这两句诗强调了为政者应当注重内心的真实感受、行动的实质效果以及政策的长远影响,而非仅仅追求形式上的光鲜或短暂的民众好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为政者行为与效果的反思,呼吁为政者应更加注重内心的真诚、行动的实效以及政策的长远考量,避免陷入形式主义的陷阱。
靡靡岁时晏,乱山红叶稀。
端居已无悰,况与亲故违。
驾言临广路,惜此须臾期。
祖燕未云洽,鸡鸣促再驰。
晨装俨然队,天澹风凄凄。
迤逦征人行,怅惘离言悲。
令德本高世,诚思开圣微。
虎豹文采异,几年丹诏垂。
眷兹皇华寄,那得淹遐隮。
君王久延伫,去矣翔天墀。
顾我抱幽独,已为清世遗。
冥鸿聿高举,蜩鸴何由追。
萦萦西郊道,晻晻朝阳晖。
出处自殊迹,操袪胡不怡。
明当逐云月,依旧东冈陂。
征南下车再寒暑,比屋罢民手摩抚。
使渠安业不扰渠,恐负来时天上语。
汉官题名当家谱,向来诸公孰为伍。
天下中庸有胡公,不畏彊禦陈仲举。
年时丞相双旌举,南浦飞云作霖雨。
文昌戎政念得人,谁令两公归接武。
周宣中兴藉方虎,秦王学士开天府。
只今陛下更辛苦,要折遐冲付尊俎。
忍饥种麦未盖土,军民嗷嗷两难处。
从容宫漏未遽移,亦及渔樵人物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