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论诗法》
《论诗法》全文
清 / 杨素书   形式: 古风

人生学渊源,各各有所自。

沆瀣非一气,成功总难企。

我幼本憃愚,况无明师启。

义母爱拳拳,略举诗书旨。

及长学讴今,里言抑何鄙。

两汉与三唐,梦亦不到此。

我后归会稽,主人风雅士。

亲炙获师承,渐解参奥理。

吟红主爱女,夕秀翩翩起。

五载共切磋,我当畏友亲。

昙华萎一朝,慧业竟中止。

闺阁嗟睘睘,独吟殊无俚。

幸荷主恩深,诱掖频予跂。

例将爱女心,教我亦如是。

且我受薰陶,较女尤倍蓰。

小阁上镫初,寒衾梦回里。

有意无意间,剖析微难纪。

真乐两融融,函丈胡能拟。

许我诗学成,为我任劂剞。

我纵钝根钝,识此还遗彼。

辱承训委宛,顽铁亦柔靡。

才知传不传,即定学诗始。

才媛不乏人,著作存有几。

方其侍膝下,尘情澹于水。

红闺趁清閒,倡和偕姊弟。

迨至赋宜家,琑屑筹盐米。

师范日渐疏,旧学日益弛。

即使能自立,初终志永矢。

夫子或拘挛,家门或颠否。

何暇计千秋,飘风扫萚似。

庋阁冷絮吟,湮没伤比比。

谁似我主人,终身遂依倚。

拙著曷足论,附骥腼颜耳。

邈想同心人,情根总不死。

人合固天定,天合亦人俟。

缘生因即生,寸心坚由尔。

我愿广陶镕,问字各欢喜。

安得有情眷,团栾联砚几。

(0)
鉴赏

这首清代杨素书的《论诗法》是一首阐述诗歌创作与学习的心得诗。诗人以个人经历为线索,表达了对诗歌艺术的独特见解。他强调了人生学问的多样性和个体差异,认为成功的道路并非单一,自己早年资质平庸,得益于良师益友的熏陶,才逐渐领悟到诗歌的深奥之处。

诗中提到,诗人曾有幸跟随风雅之士学习,与红主爱女一同切磋,但随着时间推移,生活琐事和个人志向的转移,诗歌创作的热情逐渐消退。他感慨自己的诗歌成就虽有限,但仍感激主人的悉心教导,视其为人生的导师。

诗人反思了自己在家庭责任和个人追求之间的平衡,以及对传统学问的坚守,表达了即使面临困难,也决心保持对诗歌的热爱。他以谦逊的态度,承认自己的不足,但也坚信通过学习和交流,诗歌艺术可以得到传承和发扬。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知己的怀念,希望人们能够共同热爱诗歌,享受文学的乐趣。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执着和对师友之情的深深怀念。

作者介绍

杨素书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挽吴恭亨妾李氏联

陷狱夫君,犹戴头颅,八九年巢卵谁完,许女难专载驰美;

隔纱弟子,久违謦欬,三千里门墙致悼,毛诗废读小星篇。

(0)

挽曾国荃联

伯仲伊吕,事业皋夔,只手奠东南,一个臣坐镇雍容,从教海宇镜清,国家磐固;

门馆叨依,帡幪忝托,违颜未旬日,百里外惊传噩耗,忍见石城星陨,衡岳云埋。

(0)

挽张树声联

从戎贝水,作宦珠江,十七年踪迹相亲,自惭奉职才疏,片牍反贻知己累;

辩谤无言,出师有表,三四月形神交瘁,此际盖棺论定,九重应鉴荩臣心。

(0)

挽南昌知县江召棠联

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男儿死耳;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天下痛之。

(0)

挽陈仲泉母联

泪眼十年枯,忆从前辛苦随夫,纸阁芦帘,远历关山到秦陇;

悲风千里动,怜吾友仓皇闻讣,麻衣桐杖,独冲风雪上幽燕。

(0)

挽曾纪泽联

广文正遗绪以自恢其材,只手扶危,干国允酬千载遇;

负中外盛名而未竟所志,鞠躬尽瘁,饰终荣被九重褒。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