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狱夫君,犹戴头颅,八九年巢卵谁完,许女难专载驰美;
隔纱弟子,久违謦欬,三千里门墙致悼,毛诗废读小星篇。
陷狱夫君,犹戴头颅,八九年巢卵谁完,许女难专载驰美;
隔纱弟子,久违謦欬,三千里门墙致悼,毛诗废读小星篇。
此挽联以沉痛之情感,哀悼吴恭亨之妾李氏。上联“陷狱夫君,犹戴头颅”开篇即点出李氏命运之坎坷,虽丈夫身陷囹圄,仍坚强不屈,以头颅为证。接着“八九年巢卵谁完”一句,以时间之长,暗示其生活之艰辛与不易,而“许女难专载驰美”则表达了对李氏品德与美貌的赞美,同时暗含对其命运不公的感慨。
下联“隔纱弟子,久违謦欬”转而描述李氏与弟子之间的深厚情谊,即使隔着纱窗,也难以割舍彼此的交流与陪伴。“三千里门墙致悼”则进一步强调了距离之远,却无法阻断对李氏的深切怀念与悼念之情。“毛诗废读小星篇”最后以《诗经》中的篇章作为结语,既是对李氏文学修养的肯定,也是对她精神世界的缅怀,暗示其离世后,她的精神世界依然在人们心中熠熠生辉。
整体而言,此挽联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也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生死、友情、美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柳阴直。
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登临望故国。
谁识。
京华倦客。
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
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
梨花榆火催寒食。
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
望人在天北。
凄恻。
恨堆积。
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
斜阳冉冉春无极。
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
沈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夜色澄明。
天街如水,风力微冷帘旌。
幽期再偶,坐久相看才喜,欲叹还惊。
醉眼重醒。
映雕阑修竹,共数流萤。
细语轻盈。
侭银台、挂蜡潜听。
自初识伊来,便惜妖娆艳质,美眄柔情。
桃溪换世,鸾驭凌空,有愿须成。
游丝荡絮,任轻狂、相逐牵萦。
但连环不解,流水长东,难负深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