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书台北事》
《书台北事》全文
清 / 樊增祥   形式: 七言律诗

堂堂幕府即离宫,坐踞三貂气势雄。

岂谓解元唐伯虎,不如残寇郑芝龙。

蜉蝣天地波涛里,蝼蚁君臣梦寐中。

十日台疆作天子,凝旒南面太匆匆。

(0)
鉴赏

这首诗《书台北事》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樊增祥所作,通过历史的视角,对台北这一特殊地理位置的历史变迁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与感慨。

首联“堂堂幕府即离宫,坐踞三貂气势雄”描绘了台北作为军事重镇的雄伟景象,幕府如同离宫般庄严,占据着战略要地,气势非凡。这里的“三貂”可能是指台北周边的地理特征或象征性的指代,强调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颔联“岂谓解元唐伯虎,不如残寇郑芝龙”则在对比中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不同评价。唐伯虎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和画家,而郑芝龙则是明末清初的海寇头目。此联意在指出,历史上的人物评价并非一成不变,有时甚至会颠倒,暗示了对当时社会秩序和历史评价标准的反思。

颈联“蜉蝣天地波涛里,蝼蚁君臣梦寐中”运用了比喻手法,将人类社会比作漂浮于波涛中的蜉蝣和蝼蚁,形象地描绘出人类在自然力量面前的渺小和脆弱,同时也暗喻了君臣关系的虚幻和短暂。

尾联“十日台疆作天子,凝旒南面太匆匆”是对历史事件的总结,描述了某位君主在台北短暂称帝的过程,强调了权力的易逝和历史的无情。其中“十日”可能象征时间之短,“凝旒南面”则是指君主正面向南,象征着权力的行使,但“太匆匆”则表达了对这种短暂辉煌的感慨和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台北这一特定地点的历史回顾,反映了对权力、历史评价、个人命运以及自然法则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历史观和社会洞察力。

作者介绍
樊增祥

樊增祥
朝代:清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
猜你喜欢

致政杨侍郎挽歌·其一

时论归清德,皇心重老臣。

祖风终鲠直,家学本深淳。

便殿谈经久,安车就第新。

如何金未尽,奄忽弃乡人。

(0)

送峡州陈廉秘丞·其一

宜都贤太守,治迹古人齐。

虎负众子去,凤环群鸟栖。

行增颍川秩,别降武都泥。

正恐还朝速,春林未子规。

(0)

送尧夫知河中府二首·其一

耆老承风旧,丝纶锡命新。

展禽安屡黜,原宪乐常贫。

执志穷通壹,论交表里真。

但祈深自重,膏泽望斯民。

(0)

苦雨

积雨欲侵旬,朝晡漫不分。

苍凉微露日,惨澹已生云。

地半成泥滓,天应厌垢氛。

时闻度鸧鸹,空外自为群。

(0)

和道粹雪夜直宿

天禄凝严近紫台,书帏夜对雪华开。

层楼直倚寒空出,清漏还从深殿来。

薄梦不成冰柱折,晓光先到玉花催。

兔园终是诸侯事,虚费相如能赋才。

(0)

和李殿丞仓中对菊·其二

文案渐消散,仓闲吏已稀。

庭空数蝶下,夜静一萤飞。

爱赏忽成句,淹留时忘归。

高情虽不系,遇此独依依。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