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老承风旧,丝纶锡命新。
展禽安屡黜,原宪乐常贫。
执志穷通壹,论交表里真。
但祈深自重,膏泽望斯民。
耆老承风旧,丝纶锡命新。
展禽安屡黜,原宪乐常贫。
执志穷通壹,论交表里真。
但祈深自重,膏泽望斯民。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司马光所作,名为《送尧夫知河中府二首(其一)》。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作者通过表达自己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以及对朋友未来职责和生活的美好祝愿,展现了深厚的情谊和高尚的人格。
“耆老承风旧,丝纶锡命新。”这两句描写的是年长者传承旧有的德风,而青年则接受新的使命。这里“耆老”指经验丰富的长者,“承风”意指继承和发扬光大,“丝纶”比喻微妙而深远的事情,“锡命”则是接受命令或职责。
“展禽安屡黜,原宪乐常贫。”这两句表达的是作者对朋友的期望,即希望朋友能够像展翅高飞的大雁一样安稳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不是一直处于困顿之中。“展禽”指大雁,“屡黜”意指多次失败,“原宪”指宽广的法度或规则,“乐常贫”则是希望朋友能够保持谦和的品质,不被物欲所累。
“执志穷通壹,论交表里真。”这两句强调了坚持初心和真诚交往的重要性。“执志”指坚守自己的信念,“穷通”意味着不管处境如何都要保持一贯,“论交”是选择朋友的标准,“表里真”则是指内外如一的真誠。
“但祈深自重,膏泽望斯民。”最后两句是作者对朋友的殷切期望,希望他能够深知自我价值,并且在其位能为百姓带来恩泽。“但祈”表达了作者的简单而真挚的愿望,“深自重”指自尊自爱,“膏泽”比喻恩惠或福泽,“斯民”即普通老百姓。
整首诗通过对友情和人生的美好祝愿,展示了古代士大夫阶层对于个人品德、社会责任以及朋友之间情谊的重视。
寒梅我故人,岁必以文会。
涴墨尚可覆,未知凡几醉。
晚乃得此诗,山灵以为最。
置身风月上,出语色香外。
驾言孤绝处,坏枝委颠沛。
悬崖折披竹,断涧强病桧。
穷交仅如此,过是藐无辈。
碧眼苦好奇,于焉有深嗜。
迎长得一花,以为时可矣。
遂若天下春,笔头顿生气。
我属闭关日,一枝偕寤寐。
敢贺微阳来,尚虞坚冰至。
结束果何在,飘零初不计。
政恐负岁寒,或为识者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