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峡州陈廉秘丞·其一》
《送峡州陈廉秘丞·其一》全文
宋 / 司马光   形式: 古风

宜都贤太守,治迹古人齐。

虎负众子去,凤环群鸟栖。

行增颍川秩,别降武都泥。

正恐还朝速,春林未子规。

(0)
注释
宜都:地名,古代郡名。
贤:贤能的。
太守:古代地方行政长官。
治迹:治理的业绩。
古人齐:与古人相当。
虎负众子:比喻领导者保护和照顾下属。
去:离开。
凤环群鸟:象征和谐与领导力。
栖:栖息。
行增:行为增加、提升。
颍川秩:颖川地区的等级或秩序。
别降:特别给予。
武都泥:武都的恩惠或资源。
还朝:返回朝廷。
速:快。
春林:春天的树林。
子规:杜鹃鸟,叫声凄凉,常象征离别。
翻译
有一位贤能的太守在宜都治理地方,他的政绩可与古人相媲美。
如同老虎背负幼崽离去,凤凰围绕着众多鸟儿安息。
他的行为提升了颖川地区的秩序,又带来了武都的恩惠。
他担心返回朝廷太快,春天的林中还没听到子规鸟的啼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司马光所作,名为《送峡州陈廉秘丞》。诗中通过对宜都太守的赞颂,表达了作者对于贤能之士的敬仰,以及对友人离别时的不舍与美好祝愿。

"宜都贤太守,治迹古人齐。"

这两句赞扬宜都太守的政绩,与古代圣明君主相提并论,表明其治理之能与古代名君相当。

"虎负众子去,凤环群鸟栖。"

这是用来比喻贤太守威严而又有恩泽如猛兽护卫幼仔、美丽凤凰引领群鸟的形象,显示出其德才兼备,受人爱戴。

"行增颍川秩,别降武都泥。"

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如同伴随着友人的脚步在颍川留下深刻印记,以及临别时的不舍之情,如同泥土般难以分离。

"正恐还朝速,春林未子规。"

这里表达了对朋友归去速度的担忧,希望他不要急于返回,并且期待春天树木尚未成荫时能再次相聚,表达了一种美好的期望和友情深厚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宜都太守的赞扬,以及对即将离别之人的美好祝愿,展示了作者司马光的文学才华和深厚的情感。

作者介绍
司马光

司马光
朝代:宋   字:君实   号:迂叟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生辰: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猜你喜欢

送陆子还洞庭

朅来城市不堪居,归去湖山得自如。

林屋树深无暑到,石门云偃觉尘疏。

欢娱胜事还能几,零落交知太半馀。

借问风帆何日下,将因明月迟秋初。

(0)

江淹作恨赋李白拟之余因作恨诗

世事年来与愿违,春深无语对花飞。

曹王座上空陈伎,襄子桥边但请衣。

镜里颜销恩宠薄,床头金尽结交稀。

出师未报阴山捷,身没沙场竟不归。

(0)

三塔寺

唐朝敕寺苍山里,石壁晴岚护法轮。

树冷阴崖常带雪,花深幽径不凋春。

灯联宝塔传三昧,香拂铢衣断六尘。

西竺本来开教地,叶榆流处是洹津。

(0)

赠谯司法

才华蜀郡古来闻,况是谯周更不群。

早岁挥毫惊白雪,明时射策致青云。

衙开恒岳鹏宵迥,家忆巴江雁字分。

共道持平能谳狱,坐令三辅号神君。

(0)

寄赠吴纯叔藩使督祀太和

玄宫胜地迥尘寰,先帝崇祠敕楚山。

仙吏拜从香案后,衙斋寄在玉清间。

瑶篇久秘逢谁识,桂树丛生好自攀。

更道襄阳风日近,乘閒一醉习池还。

(0)

文太史游义兴归赠

早厌承明出汉京,却耽山水寄高情。

蓝舆行处门人从,竹径穿来郡守惊。

春尽玉潭乘雨泛,日长丹洞眺云生。

闲逢道士书经罢,何似笼鹅别会城。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