朅来城市不堪居,归去湖山得自如。
林屋树深无暑到,石门云偃觉尘疏。
欢娱胜事还能几,零落交知太半馀。
借问风帆何日下,将因明月迟秋初。
朅来城市不堪居,归去湖山得自如。
林屋树深无暑到,石门云偃觉尘疏。
欢娱胜事还能几,零落交知太半馀。
借问风帆何日下,将因明月迟秋初。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喧嚣的城市返回宁静的湖山之中的感受与心境。首句“朅来城市不堪居”,表达了对都市生活的厌倦,暗示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向往。接着,“归去湖山得自如”则直接点明了回归自然后的自由自在之感。
“林屋树深无暑到,石门云偃觉尘疏”两句,通过描写林屋深处的树木遮蔽阳光,使得暑气难以侵入,以及石门处云雾缭绕,让人感到尘世的烦恼得以疏远,进一步强化了回归自然的宁静与清幽。
“欢娱胜事还能几,零落交知太半馀”两句,诗人感慨于时光流逝,昔日的欢聚与知己如今已所剩无几,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最后,“借问风帆何日下,将因明月迟秋初”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陆子的关切与期待,希望在明月之夜,与友人一同欣赏初秋的美景,寄寓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相聚的期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对人生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时光流逝的感慨,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美哉水,洋洋乎,我怀先生,送之子于城隅。
洋洋乎,美哉水,我送之子,至于新渡。
念彼嵩雒,眷焉西顾,之子于迈,至于白马。
白马旧邦,其构维新,邦人流涕,画舫之孙。
相其口髯,尚克似之,先生遗民,之子往字。
载酒无人过子云,年来家酝有奇芬。
醉乡杳杳谁同梦,睡息齁齁得自闻。
口业向诗犹小小,眼花因酒尚纷纷。
点灯更试淮南语,泛溢东风有縠纹。
十方三界世尊面,都在东坡掌握中。
送与罗浮德长老,携归万窍总号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