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成洪上筑,都弃汉阴机。
拂席山皆响,开厨画欲飞。
玉蕤缨箬笠,金碗醉渔矶。
比较墙东老,人今遁更肥。
已成洪上筑,都弃汉阴机。
拂席山皆响,开厨画欲飞。
玉蕤缨箬笠,金碗醉渔矶。
比较墙东老,人今遁更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隐逸生活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寿王烟客太常在五十岁时的生活状态和心境。
“已成洪上筑,都弃汉阴机。”这两句开篇即点明了寿王烟客太常的归隐生活。他已远离尘嚣,筑屋于洪山上,摒弃了世俗的名利追逐,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拂席山皆响,开厨画欲飞。”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隐居生活的自然与和谐。拂去山间的尘埃,仿佛整个山林都在回应他的动作;打开储藏室,画面似乎要随风飘扬,暗示着内心的自由与释放。
“玉蕤缨箬笠,金碗醉渔矶。”这两句通过具体的物品和场景,展现了寿王烟客太常的生活情趣。他头戴玉蕤制成的帽子,身披箬笠,手持金碗,在垂钓的石矶边饮酒作乐,既体现了他对自然的亲近,也流露出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情调。
“比较墙东老,人今遁更肥。”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寿王烟客太常归隐生活的赞美与羡慕。与墙东的老者相比,他不仅避开了世俗的纷扰,更在精神上得到了充实与丰盈,过上了更加自由、快乐的生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寿王烟客太常归隐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自由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归隐者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