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堂两苏公,秀峙自西蜀。
一朝入京师,声价喧寥廓。
联翩取膴仕,鸣凤在阿阁。
方干赤霄上,忽向青云落。
黑风吹紫荆,天涯两飘泊。
始感韦郎诗,对床寻旧约。
篇章屡致意,念此友于乐。
生死竟乖违,归来已非昨。
汪君胡为此,一官未渠缚。
兄弟自师友,闭门方苦学。
便作听雨谋,无乃计已错。
早荣或有悔,晚达亦不恶。
问学须渊源,文字要追琢。
岁久道自富,时来功不薄。
但学苏公贤,嘲诮且莫莫。
堂堂两苏公,秀峙自西蜀。
一朝入京师,声价喧寥廓。
联翩取膴仕,鸣凤在阿阁。
方干赤霄上,忽向青云落。
黑风吹紫荆,天涯两飘泊。
始感韦郎诗,对床寻旧约。
篇章屡致意,念此友于乐。
生死竟乖违,归来已非昨。
汪君胡为此,一官未渠缚。
兄弟自师友,闭门方苦学。
便作听雨谋,无乃计已错。
早荣或有悔,晚达亦不恶。
问学须渊源,文字要追琢。
岁久道自富,时来功不薄。
但学苏公贤,嘲诮且莫莫。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姜特立对中国古代两位著名文学家苏轼和另一位汪姓先辈的敬仰与感慨之作。诗中首先赞扬了苏轼兄弟俩的才华横溢,他们在西蜀崭露头角,进入京师后名声大噪。接着描述了他们仕途的起伏,如同凤凰升腾又突然跌落,暗示了人生的起落无常。
诗人提到汪先辈虽然遭遇挫折,但仍能坚守学问,与韦郎的友情相呼应,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汪氏苦学精神的肯定。然而,诗人也提醒汪先辈,无论是早年追求荣华还是晚年得志,重要的是学问深厚和文字修养,时间会带来智慧和成就。最后,诗人劝告汪先辈不必过于在意他人的嘲讽,只需专注于学习苏轼的贤德,保持谦逊。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汪氏兄弟的关怀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