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茅山》
《茅山》全文
明 / 文彭   形式: 古风

盘回绕山足,望望山之椒。

丹厓出殿角,落日风萧萧。

时闻金磬声,还向空中飘。

阒寂无来踪,虑澹尘弥消。

閒庭候月出,长松生夜涛。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茅山的壮丽景色和宁静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山峰、丹崖、落日、金磬声等自然景象与内心的感受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首句“盘回绕山足,望望山之椒”,描绘了山路蜿蜒曲折,直至山顶的景象,表达了对山的向往之情。接着,“丹厓出殿角,落日风萧萧”两句,通过“丹厓”(红色的山岩)与“落日”(夕阳)的结合,以及“风萧萧”的描写,营造了一种既壮丽又略带凄凉的氛围。尤其是“落日风萧萧”一句,不仅描绘了夕阳西下时的景象,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时闻金磬声,还向空中飘”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然物外的感觉。金磬声在空中飘荡,似乎与世隔绝,远离尘嚣,给人一种心灵上的净化和宁静。这不仅是对自然之声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投射。

“阒寂无来踪,虑澹尘弥消”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淡泊。在这样的环境中,所有的烦恼和忧虑都仿佛被洗涤一空,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和安宁。

最后,“閒庭候月出,长松生夜涛”描绘了夜晚庭院中等待月亮升起的场景,以及长松在夜风中摇曳生姿,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这一景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茅山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创造了一个远离尘世喧嚣、充满宁静与美的精神世界。

作者介绍

文彭
朝代:明

(1498—1573)明苏州府长洲人,字寿承,号三桥,别号渔阳子、国子先生。文徵明长子。明经廷试第一,授秀水训导,官国子监博士。工书画,尤精篆刻。能诗,有《博士诗集》。
猜你喜欢

中夜祝融观月

披衣凛中夜,起步祝融巅。

何许冰雪轮,皎皎飞上天。

清光正在手,空明浩无边。

群峰俨环列,玉树生琼田。

白云起我旁,两腋风翩翩。

举酒发浩歌,万籁为寂然。

寄言平生友,诵我山中篇。

(0)

奠谒曲江墓

中兴创业两兴唐,遗烈谁如魏与张。

笏在孰知囊可宝,书成未觉鉴今亡。

(0)

木兰花慢

歌尘凝燕垒,又软语、在雕梁。

记剪烛调弦,翻香校谱,学品伊凉。

屏山梦云正暖,放东风、卷雨入巫阳。

金冷红绦孔雀,翠间彩结鸳鸯。银缸。焰冷小兰房。

夜悄怯更长。待采叶题诗,含情赠远,烟水茫茫。

春妍尚如旧否,料啼痕、暗里浥红妆。

须觅流莺寄语,为谁老却刘郎。

(0)

菩萨蛮·其二上元

南山只与溪桥隔。年来厌著寻山屐。卧对曲屏风。

淡烟疏雨中。功成投老去。拚作林塘主。

万事不关心。酒杯红浪生。

(0)

题汪水云诗卷

吴江潮落晓光微,万里风沙扑面飞。

帝化海滨精卫怨,仙吟华表令威归。

秋空愁断铜仙远,夜雨歌沉玉树非。

随意黄冠方外去,云台何似首阳薇。

(0)

念奴娇·其五

星沙初下,望重湖远水,长云漠漠。

一叶扁舟谁念我,今日天涯飘泊。

平楚南来,大江东去,处处风波恶。

吴中何地,满怀俱是离索。

常记送我行时,绿波亭上,泣透青罗薄。

樯燕低飞人去后,依旧湘城帘幕。

不尽山川,无穷烟浪,辜负秦楼约。

渔歌声断,为君双泪倾落。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