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独酌有感》
《独酌有感》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破窗枯叶共秋声,寒近贫人共喜晴。

守道故知终有命,感时焉得便无情。

今年浙右全伤水,何日天涯尽寝兵。

闻道街头卖黄雀,且须沽酒作南烹。

(0)
注释
破窗:破碎的窗户。
枯叶:干枯的树叶。
秋声:秋天的声音(指风声、落叶声)。
寒近:寒冷逼近。
贫人:穷人。
喜晴:为晴天感到欢喜。
守道:坚守道德原则。
故知:深知。
终有命:最终会有命运的安排。
感时:感慨时事。
焉得:怎能。
无情:无动于衷。
浙右:浙江西部。
全伤水:严重受灾。
尽寝兵:彻底停止战争。
闻道:听说。
街头:街头巷尾。
卖黄雀:贩卖黄雀。
沽酒:买酒。
作南烹:烹饪成南方菜肴。
翻译
落叶和破碎的窗户同声哀叹秋天的到来,寒冷侵袭着穷人,他们却因晴天而欢欣。
坚守正道的人深知命运自有安排,面对时势变迁,怎能无动于衷。
今年浙江西部饱受洪水之苦,何时才能天下太平,停止战争。
听说街头有人在卖黄雀,不如买来酿酒,烹煮成南方风味的菜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秋景和贫困的生活状态。"破窗枯叶共秋声",窗户破损,枯黄的树叶随秋风摇曳,发出凄厉的声音,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寒近贫人共喜晴"则表达了贫苦之人在接近冬天时,对晴好的天气感到庆幸,因为这对他们来说是较为温暖的天气,不用担心严寒。

"守道故知终有命,感时焉得便无情"显示出诗人对于命运的豁达和接受,他明白自己守护着某种信念,最终都会有自己的归宿。同时,这也是一种对时世变迁的感慨,表明在动荡的时代里,人们很难保持不被影响的心境。

"今年浙右全伤水,何日天涯尽寝兵"则写出了南宋末年战乱频仍,水灾并发的情况。浙江一带(古称“浙右”)因为战争和洪水遭受了极大的损失,诗人怀念和平的日子,期盼着战争能够尽快结束。

最后两句"闻道街头卖黄雀,且须沽酒作南烹"则是对生活现状的一种无奈和自我安慰。黄雀在当时被视为吉祥之物,但现在却只能作为食物出现在街头,显示出战争带来的极端贫困。诗人提议买酒煮熟这只黄雀,以此来慰藉自己,这也反映出了人们在困境中寻找一丝安慰的心理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生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动荡时期中个体的无奈与坚守,以及对于和平美好生活的渴望。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和徐方舟过水西寺

我爱题诗水西寺,深潭白日有龙眠。

万山苍翠常飞下,六月炎蒸不到前。

肯为簿书苦羁束,且容杖屦恣攀缘。

老禅说偈如翻海,一个猿啼隔竹烟。

(0)

送郭彦辰如杭归省兼寄陆菊逸

白头亲老初为吏,青眼谁能定荐贤。

浦口月明天似水,湖边云起屋如船。

每逢李白酒必醉,此去陈蕃榻又悬。

万一故人相问讯,南山射虎过年年。

(0)

径江三首·其一

水落江心露碧沙,铁戈西向插如麻。

重来战卒寻遗迹,拾得花镔甲到家。

(0)

杂谣六首·其六

雨淘沙碛炫银色,浪打石根如斧痕。

近日船军少登岸,松山窝处已成村。

(0)

庚子二月十七日上在姑孰游灵山无相庵时仆与汪朝宗都谏王思文理问俱侍行王赋绝句三首因次其韵·其二

千骑争驰乐未央,绣衣银甲映花香。

回看城市炊烟绿,嘉惠生民不暂忘。

(0)

捕鱼图二首·其一

操舟下网水波深,几簇渔家柳树阴。

举目纷纷争为利,不知谁有子陵心。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