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有田舍,炎州长梦归。
怀恩似秋燕,屡绕玉堂飞。
越酒岂不甘,海鱼宁无肥。
山裘醉歌舞,事与初心违。
晔晔文昌公,英灵世间稀。
长江浩无际,龙蜃皆归依。
贱子感一言,草茅发光辉。
从来鸡凫质,得假凤皇威。
常欲讨玄珠,青云报巍巍。
龙门竟多故,双泪别旌旂。
楚国有田舍,炎州长梦归。
怀恩似秋燕,屡绕玉堂飞。
越酒岂不甘,海鱼宁无肥。
山裘醉歌舞,事与初心违。
晔晔文昌公,英灵世间稀。
长江浩无际,龙蜃皆归依。
贱子感一言,草茅发光辉。
从来鸡凫质,得假凤皇威。
常欲讨玄珠,青云报巍巍。
龙门竟多故,双泪别旌旂。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陈陶的作品,名为《将归钟陵留赠南海李尚书》。通过对这首诗的鉴赏,可以感受到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于归乡的渴望。
诗的开头“楚国有田舍,炎州长梦归。”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怀念和对远方故土的向往。这里,“楚国”指的是诗人的故乡,而“炎州”则是诗人目前所处的地方。这种对比强烈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不舍与渴望。
接着,“怀恩似秋燕,屡绕玉堂飞。”描绘了一种温馨而又轻盈的情感。“怀恩”指的是怀念亲情,而“秋燕”则是形容这种情感轻柔而深沉。诗人通过这个意象,表达了他对家人的思念之深。
“越酒岂不甘,海鱼宁无肥。”这两句用典型的比喻来强调物质上的享受不足以满足精神上的渴望。“越酒”和“海鱼”都是当时珍贵的美食,但诗人并不以为这些能够带给他真正的快乐。
“山裘醉歌舞,事与初心违。”这里,“山裘”指的是隐居的生活,而“醉歌舞”则是对这种生活的享受。但是,这种享受并没有达到诗人的最初愿望,反而让他感到一种失落和违背了自己的初衷。
“晔晔文昌公,英灵世间稀。”这两句是对一位官员或学者(文昌公)的颂扬。这里,“晔晔”形容的是光辉灿烂,而“英灵”则指的是非凡的才智和品格。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表达了他对于这位人物的敬仰之情。
“长江浩无际,龙蜃皆归依。”这里,“长江”象征着广阔而深远,而“龙蜃”则是古代传说中能够变化成龙的生物。诗人通过这个意象,表达了他对于自然界的敬畏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贱子感一言,草茅发光辉。”这两句表达了一种深刻的情感交流。在这里,“贱子”是诗人自谦之词,而“一言”则可能指的是某位尊长或友人的教诲。这种言语给予了诗人极大的启示和鼓舞。
“从来鸡凫质,得假凤皇威。”这两句用了两个典故:一个是比喻平凡者得以借助非凡者的力量,另一个则是在赞美某人的不凡品格。这里,“鸡凫”原本指的是普通的水鸟,而“凤皇”则是传说中的神鸟。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强调了他朋友或尊长的卓越。
“常欲讨玄珠,青云报巍巍。”这两句表达了一种对于知识和智慧的渴望。“玄珠”在古代是一种珍贵的宝物,而“青云”则象征着高远。诗人想要追求这种高洁而深邃的知识。
最后,“龙门竟多故,双泪别旌旂。”这里,“龙门”可能指的是某个地方的名字,而“双泪”则表达了诗人的不舍和悲伤。“旌旂”是古代用来装饰或标志身份的旗帜。诗人在此告别,留下了深刻的情感印记。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故乡、亲情、知识以及友谊的追求和怀念,展现了一位唐代士人的复杂心境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苍石横筇,松风外、自调龟息。
浑不记、东皋秋事,西湖春色。
底处未嫌吾辈在,此心说与何人得。
向海棠、烂醉过清明,酬佳节。君莫道,江鲈忆。
吾自爱,山泉激。尽月明夜半,杜鹃声急。
人事略如春梦过,年光不啻惊弦发。
怕醒来、失口问诸公,今何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