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娄塘过杨娄南故居感赋娄南为先君旧识有昆山巧石尚藏余家今其地已半属他姓且别构园亭矣》
《娄塘过杨娄南故居感赋娄南为先君旧识有昆山巧石尚藏余家今其地已半属他姓且别构园亭矣》全文
明 / 李流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曾侍先人说旧游,漫寻遗迹到林丘。

婆娑老树犹堪荫,清浅回塘已不流。

当日交情留片石,谁家新构起飞楼。

百年兴废寻常事,眼底伤心又白头。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流芳所作,名为《娄塘过杨娄南故居感赋》。诗中充满了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与感慨。

首联“曾侍先人说旧游,漫寻遗迹到林丘”,诗人回忆起曾经在先人的陪伴下,游览过许多地方,如今再次踏上故地,寻找那些往日的痕迹,来到了林木茂盛的山丘。这里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颔联“婆娑老树犹堪荫,清浅回塘已不流”,描绘了眼前的景象:老树依然枝叶婆娑,为行人提供阴凉;而昔日清澈蜿蜒的池塘,如今水波不再流动,显得有些荒凉。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颈联“当日交情留片石,谁家新构起飞楼”,提到过去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如今仅留下一块刻有友情的石头;而新的建筑已经拔地而起,暗示着社会变迁和人事更迭。这里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对新事物的接纳。

尾联“百年兴废寻常事,眼底伤心又白头”,总结了人生百态,认为兴衰更替是常态,即使是眼前所见的悲伤,也无法阻止岁月的流逝,让诗人自己也变得满头白发。这一联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时间无情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怀念、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是一首充满哲思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李流芳

李流芳
朝代:明   字:长蘅   号:檀园   籍贯:六浮道   生辰:1575~1629

李流芳(1575~1629)明代诗人、书画家。字长蘅,一字茂宰,号檀园、香海、古怀堂、沧庵,晚号慎娱居士、六浮道人。歙县(今属安徽)人,侨居嘉定(今属上海市)。三十二岁中举人,后绝意仕途。诗文多写景酬赠之作,风格清新自然。与唐时升、娄坚、程嘉燧合称“嘉定四先生”。擅画山水,学吴镇、黄公望,峻爽流畅,为“画中九友”之一。亦工书法。 
猜你喜欢

山居秋日用杜韵八首·其一

新秋景物爱山林,碧树含风正郁森。

滴水下池时发响,片云度岭漫成阴。

十年病后忧时鬓,千仞冈头望阙心。

馀兴最怜东月上,一峰清磬万家砧。

(0)

与顾氏昆季饮海天亭复至绣岭草堂

日日溪边舣钓槎,偶将尊酒会诗家。

草亭坐处聊题竹,松阁登时复煮茶。

杜老幽居常阒寂,谢卿群从总清华。

班荆莫问西峰日,明发云山各一涯。

(0)

赵秘阁训夫哀挽册

别君远在廿年前,偶读哀词一泫然。

越客调经涯老赏,晋人书自洑翁传。

天连阁道长当御,地近瀛洲太逼仙。

曾向缙云询白叟,潮江烟雨隔青田。

(0)

寄张汝立

别来风雨梦初醒,两对山中春草庭。

江汉无情衰可墨,春秋有法简能青。

笔将点易劳君送,琴欲赓歌起我听。

闻道儒台虚席在,何时尊酒海天亭。

(0)

野色

黄泥桥西溪岸斜,东风吹水拥溪沙。

杜陵药饵长随我,韩子诗书正满家。

何处不看悬磬室,有人还着替舟槎。

涣然亭外当时路,只隔南涯与北涯。

(0)

遣暑四事·其二

两峰泻寒泉,石庵得意笔。

悬之堂西偏,白日风萧瑟。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