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赋黄侍读瑞菊诗·其二》
《赋黄侍读瑞菊诗·其二》全文
明 / 金幼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朝罢看花日几回,开筵数喜共追陪。

竞传红玉双呈瑞,未许金钱独占魁。

并蒂重含瑶露润,联葩高映紫霞开。

玉堂展卷题佳句,流庆应知及后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宫廷中的一次宴席场景,以瑞菊为题,寓含着对黄侍读的赞美与祝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诗人对黄侍读才华与品德的钦佩。

“朝罢看花日几回”,开篇即点出时间与地点,宫廷退朝后,诗人多次观赏瑞菊,表达了对这一特殊花卉的浓厚兴趣与欣赏之情。“开筵数喜共追陪”,宴会开启,众人欢聚一堂,共享喜悦,诗人作为宾客之一,参与其中,享受这份欢乐。

“竞传红玉双呈瑞,未许金钱独占魁”,瑞菊不仅颜色鲜艳,形态独特,象征着吉祥与美好,诗人借此赞美黄侍读的才华与品德,如同瑞菊一般,不仅美丽,更具有内在的价值与意义,不应仅以财富衡量。

“并蒂重含瑶露润,联葩高映紫霞开”,并蒂的瑞菊如同一对伴侣,相互依偎,象征着和谐与美满;花瓣联结,高高绽放,如同紫霞般绚烂,寓意着黄侍读的成就与荣耀。

“玉堂展卷题佳句,流庆应知及后来”,在玉堂(古代指皇宫或官府)中展开画卷,诗人写下赞美之词,预示着黄侍读的名声与成就将流传千古,惠及后来之人。

整首诗通过瑞菊这一意象,巧妙地表达了对黄侍读的崇高敬意与美好祝愿,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才华、品德与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作者介绍
金幼孜

金幼孜
朝代:明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
猜你喜欢

景文索送其县史入觐

如君黄绶有芳芬,总隔娥江亦得闻。

昔取鸭栏频射水,今从凫舄远乘云。

深宵巡徼提兵马,绝谷来仙断酒荤。

益信今来无此辈,转于梅福思纷纷。

(0)

沈小霞梅为侄良甫题

刑部天津住沈郎,归来上冢持羔羊。

梅花雪后春无数,柏树风前泪几行。

我家阿咸之大父,往年作官亦刑部。

常捐俸钱买丹青,阿咸风味似乃祖。

沈郎放笔梅干古,掷笔了不索阿堵。

(0)

写竹寿郁颖上

颖上今年五十逢,野人为寿不堪供。

生移数叶淇园绿,但愿君为卫武公。

(0)

长干行·其二

木兰艇子夜夜开,桃叶桃根太往来。

搅起鸳鸯双睡翅,倒嫌他扇落金钗。

(0)

杏燕子

玉京红线断,樊素绛唇娇。

好著鞦韆架,其如不解描。

(0)

今来自岭海者云扶桑花也予昔所见殊不类是殆大苏所咏涓涓泣露紫含笑焰焰烧空红拂桑耳花家剪双头见寄始觉首四作之误乘酒漫成六首以赎差错插砚水瓶嫣然有笑语意岂亦怜老人之衰眊耶复取馀沥浇之当缠头耳滇蜀村歌云披蓑衣打杖头鼓风流在何处予拟答乡谚云雪落长江里依旧化作水何不落则雨却要是个底不知花神有知作何平章夜见梦云叟所谓黄连树下弹琴也·其四

翠幄青栏半面扶,烘脂炙粉照苍梧。

稍疑垆妇频中酒,莫认昭君肯嫁胡。

幸尔波帆收北指,惭余霜鬓对东涂。

嫣然一笑如相问,侬是南鹏第几雏。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