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今来自岭海者云扶桑花也予昔所见殊不类是殆大苏所咏涓涓泣露紫含笑焰焰烧空红拂桑耳花家剪双头见寄始觉首四作之误乘酒漫成六首以赎差错插砚水瓶嫣然有笑语意岂亦怜老人之衰眊耶复取馀沥浇之当缠头耳滇蜀村歌云披蓑衣打杖头鼓风流在何处予拟答乡谚云雪落长江里依旧化作水何不落则雨却要是个底不知花神有知作何平章夜见梦云叟所谓黄连树下弹琴也·其四》
《今来自岭海者云扶桑花也予昔所见殊不类是殆大苏所咏涓涓泣露紫含笑焰焰烧空红拂桑耳花家剪双头见寄始觉首四作之误乘酒漫成六首以赎差错插砚水瓶嫣然有笑语意岂亦怜老人之衰眊耶复取馀沥浇之当缠头耳滇蜀村歌云披蓑衣打杖头鼓风流在何处予拟答乡谚云雪落长江里依旧化作水何不落则雨却要是个底不知花神有知作何平章夜见梦云叟所谓黄连树下弹琴也·其四》全文
明 / 徐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翠幄青栏半面扶,烘脂炙粉照苍梧。

稍疑垆妇频中酒,莫认昭君肯嫁胡。

幸尔波帆收北指,惭余霜鬓对东涂。

嫣然一笑如相问,侬是南鹏第几雏。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一种名为扶桑花的植物的细致观察与赞美。诗人通过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扶桑花的独特魅力。

首句“翠幄青栏半面扶”,以“翠幄”和“青栏”形容扶桑花的绿叶与枝干,仿佛是翠绿色的帷幕和青色的栏杆,形象地展示了扶桑花生长环境的清新与生机。接着,“烘脂炙粉照苍梧”一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扶桑花比作涂抹了脂粉的女子,光彩照人,如同照亮了苍梧山,突出了花朵的鲜艳与美丽。

“稍疑垆妇频中酒,莫认昭君肯嫁胡”两句,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进一步强化了扶桑花的娇艳与独特。垆妇与昭君的故事,分别象征着美酒与远嫁异国的女性,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扶桑花既不沉醉于酒色也不轻易远嫁他乡的品质的赞赏。

“幸尔波帆收北指,惭余霜鬓对东涂”两句,转而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诗人庆幸自己能够欣赏到如此美丽的扶桑花,同时也对自己已逝去的青春感到一丝遗憾。

“嫣然一笑如相问,侬是南鹏第几雏”结尾两句,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扶桑花以生命,仿佛它在微笑询问诗人:“您是谁?”诗人则自谦地回答:“我是南鹏的第几个孩子。”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洒脱与豁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扶桑花的细腻描绘与情感寄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徐渭

徐渭
朝代:明   号:天池山人   籍贯: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521—1593

徐渭(1521年3月12日—1593年),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田丹水、田水月(一作水田月)。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曾担任胡宗宪幕僚,助其擒徐海、诱汪直。胡宗宪被下狱后,徐渭在忧惧发狂之下自杀九次却不死。
猜你喜欢

畴昔

我生爱山殊有癖,日日登山访幽寂。

故人江陈三五辈,醉卧青溪抡白石。

踏霜采杞琲盈把,拂晓题诗云满壁。

文笔峰前动客吟,百花嵓底留行迹。

故人别去动经载,溪山溪水总相忆。

今年海口独栖迟,块尔穷居自紬绎。

我家嵓壑明越州,看山看水岂终极。

酒酣秪上知章船,醒后还寻谢安屐。

我今出门但平原,梦欲寻山了无觅。

临风时复一想像,致使心脾结沉郁。

州县稻粱虽自足,江海风尘久难息。

人生得意须胜游,莫使沉吟念畴昔。

(0)

题卞和泣玉图手卷二首·其一

一献无功便合休,殷勤三献欲何求。

至今寒璞荆山下,月色苍苍万古秋。

(0)

蒋侍御毅所尊公以大尹致政寿日寄贺

忽传海外来青鸟,行庆杯中映紫霞。

芳草伴人频作客,白云何处倍思家。

已知陶令归餐菊,犹似潘郎学种花。

遥想鹿门当此日,含情游子在天涯。

(0)

钓台歌

吾慕严子陵,隐居富春山。

故人乘六龙,身随鱼鸟闲。

羊裘大泽雪在须,忽来导从入皇都。

掉头不受谏大夫,高风逸节何代无?

慎勿沧浪轻钓徒。

(0)

题原善张府史具庆堂

张子构堂题具庆,此生捧檄为荣亲。

府中年少固可数,幕下英才惟此人。

尚褧锦衣加吉服,忘忧萱草共阳春。

移忠锡类从兹起,何患风云不要津?

(0)

杂诗二首·其二

日月交互行,四时亦云易。

去时柳未黄,又见枫叶赤。

人生范围内,生死难固必。

别离将诉谁,诉之又何益?

昨宵梦相见,嬿婉如平昔。

觉来但虚幔,衾枕有馀忆。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