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邓善之书怀七首·其四》
《次韵邓善之书怀七首·其四》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我听髯张作,清于月夜笳。

曹思先七子,杜老到三巴。

有力能推拉,无疵可汰沙。

文潜遗论在,霜露老蒹葭。

(0)
注释
髯张:古代文人的一种别称,可能指有胡子的人,也指诗人的名字。
曹思:可能是历史上某位著名诗人的名字,这里代指诗人。
三巴:古地名,泛指今四川一带,这里是说杜甫的足迹。
有力能推拉:形容诗人的才情出众,能影响他人。
无疵可汰沙:没有任何缺点可以挑剔,赞美诗人的完美。
文潜:可能是诗人的别名或尊称。
霜露老蒹葭:比喻诗人的经历丰富,如经受过岁月的磨砺。
翻译
我倾听髯张的诗作,如同清夜的胡笳声。
曹思是七子之一,杜甫曾游历到三巴之地。
他的力量强大,能推动拉扯,没有瑕疵可以挑剔他的才华。
文潜的遗训犹在,如同经霜的芦苇,坚韧而沧桑。
鉴赏

这是一首宋末元初诗人方回的作品,属于七言绝句。诗中通过对历史人物和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个人的情怀与哲思。

"我听髯张作,清于月夜笳。" 这两句以听闻古代名将髯(liú)张李势的军乐为起始,设定了一种超脱尘世、清澈明净的意境。月夜中的笳声显得格外清脆,传达了诗人对于远古英雄事迹的向往。

"曹思先七子,杜老到三巴。" 这两句提及了历史上的两个重要人物和地点:曹操与他的“七子”(指的是他及其子孙在文学、军事上的成就),以及唐代诗人杜甫途经的“三巴”地区(今重庆市一带)。通过这些历史文化的点缀,诗人展现了自己的学养和对往昔时光的怀念。

"有力能推拉,无疵可汰沙。" 这两句则转向个人能力与品质的表达,强调个人的力量可以推动事物的发展,同时也强调在选择上必须无瑕,不能有任何过失。

"文潜遗论在,霜露老蒹葭。" 最后两句则是对诗人文潜(即方回本人)的文学成就和个人品格的自我肯定。霜露意指岁月的流逝,而“老蒹葭”则象征着经历风霜后的坚韧不拔,显示了诗人对于自身才华与品性的自信。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望和个人情怀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独立不羁的情感态度。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再和雁湖十首·其八

绕城流水碧潺潺,好是芳菲一月间。

诗阵不收疑破竹,谈围未解递连环。

健如俊鹘秋翻野,壮似惊龙夜擘山。

传后化今当有待,百年距几可今閒。

(0)

送毗师西游

望望王城十二门,青山行尽入红尘。

近来富贵皆天与,到处应多问命人。

(0)

自和山房十咏·其九

真机浑不露中边,自是闲中小有天。

一饮且拚今日醉,万金不博五更眠。

(0)

芳洲

芳洲日云夕,薄言撷兰荃。

悠悠无与赠,脉脉空自怜。

美人洵且都,为加一笑嫣。

知己古所重,欲报甘縻捐。

未省晼晚姿,可复成春妍。

彼哉爨下桐,犹为朱丝弦。

(0)

题朱老壁

居无百亩田,廪有三年粟。

舍北几株桑,晚蚕食亦足。

近水理蔬畦,面山结茅屋。

夏风苇簟凉,冬烟土床燠。

堂前蒲萄架,新实初垂绿。

清净语不烦,事任鞅掌仆。

邻里通有无,泉甘草无毒。

谁知庚桑子,今此居南麓。

予非市朝人,受性本幽独。

愿就谋一廛,馀外百无欲。

(0)

赠襄阳妓

岘山亭畔红妆女,小笔香笺善赋诗。

颜貌共推倾国色,篇章皆是断肠辞。

便牵魂梦从今日,得见婵娟在几时。

千里关河万重意,夜深无睡暗寻思。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