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樗实散木,三年踰十寻。
形质虽偃蹇,柯叶自萧森。
物生各有适,小大在所任。
敢期当世用,聊致东溪阴。
清风树下至,和我邱中琴。
群鸟亦萃止,怀人遗好音。
各遂天地性,庶当君子心。
培根在封植,种德务华深。
逍遥乐其下,永愿辞朝簪。
彼樗实散木,三年踰十寻。
形质虽偃蹇,柯叶自萧森。
物生各有适,小大在所任。
敢期当世用,聊致东溪阴。
清风树下至,和我邱中琴。
群鸟亦萃止,怀人遗好音。
各遂天地性,庶当君子心。
培根在封植,种德务华深。
逍遥乐其下,永愿辞朝簪。
这首诗名为《樗轩》,是明代僧人释妙声的作品。诗人以樗木(一种不材之木)自比,形象地描绘了自己虽才质平凡但志向高洁的生活态度。"彼樗实散木,三年踰十寻",暗示了诗人虽然出身不高,但经过时间的积累和个人修养,已经达到了超越常人的高度。"形质虽偃蹇,柯叶自萧森",表达了诗人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
"物生各有适,小大在所任",表明诗人接受自己的平凡,认为万物都有其适宜的位置,不必追求世俗的显赫。"敢期当世用,聊致东溪阴",表达了诗人无意于仕途,只想在隐居生活中找到宁静与满足。"清风树下至,和我邱中琴",描绘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享受清静生活的画面。
"群鸟亦萃止,怀人遗好音",寓意朋友间的深厚情谊,即使身处山林,也能得到友人的关怀和精神支持。"各遂天地性,庶当君子心",表达了诗人追求顺应自然,具备君子之风的愿望。最后两句"培根在封植,种德务华深",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以及诗人对深入扎根于美德的决心。
整首诗通过樗木的形象,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崇尚自然、追求内心宁静的君子风范,以及对品德修养的重视。
夷途勿抛控,抛控马多失。
挹水勿极量,极量器多溢。
安史起天宝,转战竟奔北。
辞臣献颂诗,要垂万世则。
一字堪白首,大书仍深刻。
谁作浯溪图,千里在咫尺。
飞湍如有声,旁汇浸层碧。
巉绝半岩间,髣髴见鸟迹。
不觉加手磨,真恐苔藓没。
国姓前后异,天运古今一。
向来文武才,坐筹或操笔。
种种皆可称,俯仰重叹息。
愿君宝此图,置之丹粉壁。
昔人如可作,想像壮胸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