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漠平沙野望宽,汉家小苑近长安。
孤鸿堕日青山小,万里嘶风白草寒。
远火隔村明候馆,惊尘如雾扑征鞍。
长途不尽吟怀倦,始觉人间行路难。
漠漠平沙野望宽,汉家小苑近长安。
孤鸿堕日青山小,万里嘶风白草寒。
远火隔村明候馆,惊尘如雾扑征鞍。
长途不尽吟怀倦,始觉人间行路难。
这首《官庄道中》由明代诗人马中锡所作,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官庄道上的所见所感,展现了旅途的孤独与艰辛。
首句“漠漠平沙野望宽”,开篇即以辽阔的沙漠景象引入,营造出一种空旷而寂寥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接着,“汉家小苑近长安”一句,既点明了地点,又暗含历史的厚重感,将读者带入一个既有现实又有历史背景的场景之中。
“孤鸿堕日青山小”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孤雁独飞的画面,通过“孤”字强调了雁的孤独,同时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漂泊之感。“万里嘶风白草寒”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冷与荒凉,风声与嘶鸣交织,白草在寒风中摇曳,构成了一幅苍凉的边塞图景。
“远火隔村明候馆,惊尘如雾扑征鞍”两句,通过远处村落的灯火和尘土飞扬的景象,展现了旅途中偶遇的温馨与暂时的宁静,同时也暗示了旅途的不平凡和充满变数。
最后,“长途不尽吟怀倦,始觉人间行路难”表达了诗人对漫长旅途的疲惫与感慨,以及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这两句不仅总结了全诗的情感,也揭示了主题——人生的艰难与不易。
整体而言,《官庄道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官庄道上的内心世界,展现了旅途的孤独、艰辛以及对生活的深沉思考。
少年与君友,君气薄青云。
胸藏六甲术,书著五千文。
壮年慕君义,与君结婚姻。
君志不得遂,坎坷难具陈。
近日共君醉燕市,知君磊落犹如此。
晚拜一官狄道丞,西去乡关数千里。
前年敌骑入临洮,杀气惨淡阵云高。
鬼火燐燐遍原野,至今谈者犹魂销。
惟君闻之气转豪,壮怀直欲凌云霄。
请缨宁肯让终子,大将或恐非嫖姚。
送君行,饮君酒,丈夫金印须悬肘。
马头皂盖且辉光,腰下吴钩正鸣吼。
饮君酒,赠君诗,一语一杯君莫辞。
金城迢迢在何处,日行日远遥相思。
相思但望关山月,犹似长安对酒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