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闲中偶题二首·其一》
《闲中偶题二首·其一》全文
宋 / 陆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楚泽巴山岁岁忙,今年睡足向禅房。

只知闲味如茶永,不放羁愁似草长。

架上汉书那复看,床头周易亦相忘。

客来拈起清谈麈,且破西窗半篆香。

(0)
翻译
楚地湖泽与巴山间的忙碌年年不断,今年我终于能在禅房中好好休息。
我只知道悠闲的味道如同品茗永远,不再让忧虑像野草般滋生蔓延。
书架上的《汉书》早已不再翻阅,床头的《周易》也似乎被遗忘。
客人来访时,我们拿起清谈的话题,就着西窗下淡淡的半柱香交谈。
注释
楚泽:指楚地的湖泽地区。
巴山:泛指中国的巴蜀山脉。
禅房:僧人修行或静思的地方。
闲味如茶永:悠闲如同品茶一般长久。
羁愁:羁旅的忧愁或忧虑。
床头周易:床头放置的《周易》,古代经典之一。
清谈麈:清谈时使用的拂尘,象征高雅的谈话。
半篆香:烧了一半的香,表示时间已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闲中偶题二首(其一)》,描绘了作者在闲暇时光中的心境与生活。首句“楚泽巴山岁岁忙”,以楚地和巴山的繁忙景象开篇,暗示了诗人过去生活的忙碌。然而,“今年睡足向禅房”则展示了诗人如今选择在禅房中休憩,享受难得的宁静。

“只知闲味如茶永,不放羁愁似草长”两句,运用比喻,将闲适的生活比作永不枯竭的茶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深深喜爱,同时暗示过去的忧虑和烦恼不再滋生,如同杂草不再生长。

“架上汉书那复看,床头周易亦相忘”进一步强调了诗人沉浸在闲适中的状态,不再执着于阅读经典,连日常翻阅的书籍都暂时被遗忘。

最后,“客来拈起清谈麈,且破西窗半篆香”描绘了客人来访时,诗人与之清谈的场景,点燃半篆香,营造出一种淡泊而雅致的氛围,体现了诗人闲适生活的惬意与从容。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从忙碌到闲适的转变,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闲暇时光的珍视,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淡然情怀。

作者介绍
陆游

陆游
朝代:宋   字:务观   号:放翁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125—1210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猜你喜欢

将之匡岳过寻阳

帆过寻阳晚霁开,西风北雁似相催。

大都浪后青堆没,五老云中翠叠来。

此路便堪归水石,何门更合向尘埃。

远公林下莲池畔,个个高人尽有才。

(0)

自题

禅外求诗妙,年来鬓已秋。

未尝将一字,容易谒诸侯。

挂梦山皆远,题名石尽幽。

敢言梁太子,傍采碧云流。

(0)

再经蒋山与诸长老夜话

远迹都如雁,南行又北回。

老僧犹记得,往岁已曾来。

话遍名山境,烧残黑栎灰。

无因伴师往,归思在天台。

(0)

对菊

蝶醉风狂半折时,冷烟清露压离披。

欲倾琥珀杯浮尔,好把茱萸朵配伊。

孔雀毛衣应者是,凤凰金翠更无之。

何因栽向僧园里,门外重阳过不知。

(0)

寄盩厔薛能少府

满县唯云水,何曾似近畿。

晓庭猿集惯,寒署吏衙稀。

冰色封深涧,樵声出紫微。

时闻迎隐者,依旧著山衣。

(0)

冬杪归陵阳别业五首·其三

学剑虽无术,吟诗似有魔。

已贫甘事晚,临老爱闲多。

鸡犬唯随鹿,儿童只衣蓑。

时因寻野叟,狂醉复狂歌。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