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剑虽无术,吟诗似有魔。
已贫甘事晚,临老爱闲多。
鸡犬唯随鹿,儿童只衣蓑。
时因寻野叟,狂醉复狂歌。
学剑虽无术,吟诗似有魔。
已贫甘事晚,临老爱闲多。
鸡犬唯随鹿,儿童只衣蓑。
时因寻野叟,狂醉复狂歌。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晚年贫困但心境自在的生活状态。"学剑虽无术,吟诗似有魔"表明诗人虽然在剑术上没有高超的技巧,但在吟诵诗词方面却如同被诗意所吸引,表现出一种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与天赋。
接着“已贫甘事晚,临老爱闲多”则透露了诗人到了晚年虽然生活贫困,但对于这些平淡而简单的事情感到满足,并且更加珍惜和享受那些安静悠闲的时光。这种心态体现出一种超脱物质追求、达观人生的境界。
“鸡犬唯随鹿,儿童只衣蓑”描绘了一种田园生活的情景,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即使是家畜也如同野生动物般自由自在,而孩子们则穿着简单的衣物嬉戏,这些都强化了诗中自然、纯朴的氛围。
最后,“时因寻野叟,狂醉复狂歌”表达了诗人偶尔会去寻找那些隐居田园的老者,与他们一同沉浸在酒精和音乐之中,尽情享受生活。"狂醉复狂歌"则展现了一种对生活热爱与释放自我的态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约自然的语言,勾勒出一个淡泊明志、乐于田园生活的诗人形象,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清贫和精神自由的向往。
东山五日行复宿,溪上秋风破茅屋。
野人更邀西涧行,骑马沿缘穿水竹。
平田粳稻临柴门,秋蛩向夕鸣篱根。
残镫酌罢卧山牖,一夜风雨孤村昏。
空林飒飒高雾湿,四山无人溪水急。
邻家酒熟呼我尝,冒险冲泥下广隰。
秋天漠漠雨如织,归向前村正昏黑。
床沾屋漏不得眠,穷谷深山感何极。
男儿悠悠江海人,胡为久卧山中身。
明朝雨晴驱马去,回首云磴空嶙峋。
际晓天蝉吟,凉云荫乔木。
玉琴泛商声,寥寥感旧独。
故人轸离居,暇日惠高躅。
烟萝结清欢,岚影散遐瞩。
飞雨忽来过,筠翠霭新沐。
稍迷云外峰,复乱林中瀑。
颇涤尘虑烦,焉念流景速。
嘉藻时见遗,瑶尊更相属。
松阴淡欲暝,残钟度空谷。
官贫橐装轻,仆夫候旦发。
推挽出南城,旷然眼界豁。
如彼拚飞鸟,饮啄樊笼脱。
清明景气和,原草青青茁。
驱车即往路,回首忽如失。
迟迟闾阎间,历历忆前日。
川原旱潦忧,经营志未毕。
尸素愧清时,字人有何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