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皇拟绝东夷贡,诏令严明重汉官。
岂谓犬羊多异志,坐令烽火照长安。
委蛇尽日能垂佩,矍铄谁人可据鞍。
筑舍只今犹未定,强将肤说答金銮。
高皇拟绝东夷贡,诏令严明重汉官。
岂谓犬羊多异志,坐令烽火照长安。
委蛇尽日能垂佩,矍铄谁人可据鞍。
筑舍只今犹未定,强将肤说答金銮。
这首诗《东夷(其一)》由明代诗人韩上桂所作,通过其深沉的笔触,描绘了历史上的复杂局势与人物情感。
首联“高皇拟绝东夷贡,诏令严明重汉官”,开篇即以“高皇”点明历史背景,暗示对古代帝王的崇敬与怀念。高皇意指古代帝王,这里借指明朝的某位皇帝,他意图断绝与东夷的贡品往来,诏令严明,彰显了对汉官制度的重视与尊重。这一联既展现了权力者的决断,也体现了对传统秩序的维护。
颔联“岂谓犬羊多异志,坐令烽火照长安”,转折突兀,揭示了局势的复杂与变化。犬羊在这里象征着外族,多异志则表明他们怀有不轨之心。这一联不仅描绘了外患的威胁,更暗含了内部矛盾与外部压力交织的紧张局势,烽火照长安则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的烽烟四起,预示着国家面临严重的危机。
颈联“委蛇尽日能垂佩,矍铄谁人可据鞍”,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委蛇尽日形容时间的漫长与艰难,垂佩则暗示了在困境中仍需保持尊严与坚持。矍铄则指老而有为,可据鞍则意味着随时准备行动。这两句表达了即使在艰难困苦中,仍有人坚守职责,准备随时投入战斗的精神风貌。
尾联“筑舍只今犹未定,强将肤说答金銮”,收束全诗,表达了对当前局势的忧虑与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思考。筑舍未定,意味着国家的安定还未实现;强将肤说,则是强调了言辞的力量与行动的必要性。答金銮则指向朝廷,暗示了诗人对国家治理与决策的关切,以及对如何应对当前挑战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洞察。语言凝练,情感深沉,既有对过去辉煌的追忆,也有对现实困境的忧虑,以及对未来可能性的期待,是一首富有深意的历史咏叹之作。
为家重墙垣,为民须货殖。
扬庐国北户,东南赖控扼。
淮民鱼米馀,百货仰殊域。
用铜防外泄,用铁乃奇画。
一利伏一弊,救弊要得策。
持货贸官券,舍此莫衣食。
钱货天下用,铁乃限南北。
坐令两淮民,块处断贸易。
计铁取券直,十才收六七。
朝贤爱淮民,此困盍矜恤。
铜铁均国宝,通变岂无术。
近甸视远地,未可岐畛域。
况今苦倒垂,倚待振焚溺。
缘江八郡尔,杂用顾何失。
官券朝北来,淮俗暮安宅。
即今私铸断,胡尚胶今昔。
吾贫复淮人,计势不容默。
寥寥黄陈后,诗律日就卑。
京江一灯续,天乃不慭遗。
念君从之游,十年埙应篪。
尽渠磋磨巧,况君粹美资。
夺标快一得,不计弟子师。
向来诵新作,格力欲并驰。
扃户玩明月,寒饿用一岐。
及今办一饱,无取空名垂。
十五里近车不驱,净居之役良舒徐。
愁霖鼓寒妒春事,倏喜淡日行云衢。
涉患知乐闻自古,积忙得闲聊慰予。
崇堂修庑般礴久,庞眉鲐背纷前趋。
为催酒炙劳苦罢,细问里闾愁叹无。
怡然离席手加额,共说温饱沾妻孥。
频年丰登岂偶尔,圣恩及物天地俱。
卑官政拙民未厌,辇输肩负怜朱愚。
饼果在袖笑在颊,闯门稚子争携扶。
我亦僧饭对两雏,未妨清坐留斯须。
炉香翻频茗事竟,殿影已曀东廊隅。
复撚吟髭度盘纡,人声鸟语乐有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