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夜坐庵前》
《夜坐庵前》全文
宋 / 孔平仲   形式: 古风

人定鸟栖息,庵前聊倚栏。

徘徊明月上,正在脩篁端。

清影冰玉碎,疏音环佩寒。

翛然耳目静,觉此宇宙宽。

人生甘物役,汩没红尘间。

宴坐得俄顷,境幽心已閒。

谅能长无事,自可驻朱颜。

所以学道人,类多隐深山。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庵前独坐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光、竹林、清影和疏音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超脱的氛围。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内心的宁静追求。

首句“人定鸟栖息”以动衬静,暗示夜深人静,万物归于沉寂的状态。接着“庵前聊倚栏”点明地点,诗人独自倚栏而坐,与自然融为一体。接下来的几句“徘徊明月上,正在脩篁端”,描绘了月光照耀下的竹林景象,月光与竹影相互映衬,构成一幅静谧而美丽的画面。

“清影冰玉碎,疏音环佩寒”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冷与静谧,月光下的影子仿佛冰玉般破碎,竹叶轻轻摇曳的声音如同环佩轻响,给人以清凉之感。这些细节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纯净与宁静。

“翛然耳目静,觉此宇宙宽”表达了诗人沉浸于自然之中的感受,仿佛心灵得到了净化,感受到了宇宙的广阔与和谐。这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认同与实践。

后半部分“人生甘物役,汩没红尘间”揭示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反思,认为人们往往被物质欲望所束缚,陷入世俗的纷扰之中。而“宴坐得俄顷,境幽心已閒”则表达了诗人通过冥想或静坐,暂时摆脱了外界的喧嚣,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最后,“谅能长无事,自可驻朱颜”表达了诗人对长寿与青春永驻的向往,认为通过修炼身心,可以达到超越生死、保持精神青春的目的。这与“所以学道人,类多隐深山”的结语相呼应,强调了隐居修行对于心灵成长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庵前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宁静、超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道家哲学的深刻理解与实践。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作者介绍

孔平仲
朝代:宋   字:毅父   籍贯:今峡江县罗田镇西江村   生辰:1044

孔平仲,生于庆历四年(1044),字毅父,今峡江县罗田镇西江村人,政和元年(1111)病卒,终年六十八岁。《清江三孔集》四十卷中,平仲占21卷。 
猜你喜欢

江上小诗二十首·其十一月子河

月子河西月,年年渡绛河。

非关易圆缺,总为别离多。

(0)

螺川晤黄交侯共谈家难感愤书怀·其一

哀鸿断处入江乡,再世论交款语长。

一恸君亲同涕泪,十年生死各凄凉。

虔中南去桄榔暗,吉水西风橘柚香。

呜咽相逢重赋别,云山渺渺路苍苍。

(0)

野烧

野烧荒村晚,苍山古戌平。

隔林微觉断,入水自然明。

苦雾光难灭,空原响渐生。

阴厓开月晦,衰陇减秋声。

暖逼龙蛇蛰,寒催雨雪晴。

夕烽馀百战,曙鸟起三更。

鬼火枯桑出,渔灯细杵鸣。

草根收坠露,云外掩孤城。

绝塞衣偏冷,飘蓬客易惊。

柴门倚牛斗,河汉浩纵横。

(0)

山行杂诗发湓浦出蒲亭西渡上豫章十首·其六

白云抱乌石,赤日过林青。

地瘠河流瘦,兵荒草木腥。

蹲鸱留俭岁,鬼蔓曳空亭。

灌莽丛祠畔,人烟隔杳冥。

(0)

和伯旃秋日偶成

南北凄凉事已残,悲歌行子怨衣单。

年来孤愤惟弹剑,日落疏楼一倚阑。

谢豹山寒归客少,枯鱼泪尽寄书难。

何时筑室要离冢,披发空江把钓竿。

(0)

七夕雷雨

残暑惊雷后,高斋灌木傍。

山城依节物,秋思改衣裳。

河鹊惊檐坠,蛛丝胃雨长。

疏灯照双电,牛斗夜苍苍。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