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郑道士二首·其一》
《寄郑道士二首·其一》全文
唐 / 贯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常忆苏耽好羽仪,信安山观住多时。

不知玉质双栖处,两个仙人是阿谁。

(0)
注释
常:常常。
忆:回忆。
苏耽: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好:喜好。
羽仪:华丽的羽毛装饰,象征仙人的飘逸。
信安山:地名,可能指道教圣地。
观:道观。
住:居住。
多时:很长一段时间。
不知:不知道。
玉质:比喻高尚纯洁的品质。
双栖:两人共同生活或居住。
处:地方。
两:两个。
个:个。
仙人:神仙。
阿谁:疑问词,指代哪位。
翻译
常常怀念苏耽喜好华丽的羽衣仪态,
他在信安山的道观居住了很长时间。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对友人苏耽深厚情谊和赞美其高洁品格的诗句。"常忆苏耽好羽仪,信安山观住多时"两句中,"羽仪"比喻高洁的品德,"信安山观"则是说郑道士在信安山中的居所,是他长期驻足之地。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友人不仅外在修养的赞赏,也透露出对其内在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和敬仰。

"不知玉质双栖处,两个仙人是阿谁"则是一种超脱尘世的描绘。在这里,"玉质双栖"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一种纯洁无暇的境界,而"两个仙人"则给人以神秘莫测之感。诗人通过这种设问,不仅是在追寻那种高远脱俗的人物,也在表达自己对于那份超凡脱俗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来看,这四句诗不仅是对友人的情谊寄托,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沟通与共鸣。它通过对自然之美的描绘,以及对高洁品格的赞扬,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仙境的情怀,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美好抒发。

作者介绍
贯休

贯休
朝代:唐   字:德隐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生辰:832~912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
猜你喜欢

寿陈右司

白发苍颜半醉醒,衣冠洛社旧耆英。

谁能似此存高节,天欲留公相太平。

閒里看山心共远,老来读易眼增明。

年年四月初三夜,帘外一痕新月生。

(0)

纨扇

露冷飘零半幅纨,伤心不见女乘鸾。

歌残春院桃花暖,愁杀秋庭木叶寒。

满地飞尘何处避,旧时明月向谁看。

应思曾在君怀里,一点恩情欲忘难。

(0)

鹧鸪天·其八用前韵和赵文鼎提举赋雪

莫上扁舟向剡溪。浅斟低唱正相宜。

从教犬吠千家白,且与梅成一段奇。

香暖处,酒醒时。画檐玉箸已偷垂。

笑君解释春风恨,倩拂蛮笺只费诗。

(0)

鹧鸪天·其二席上吴子似诸公和韵

翰墨诸君久擅场。胸中书传许多香。

苦无丝竹衔杯乐,却看龙蛇落笔忙。

闲意思,老风光。酒徒今有几高阳。

黄花不怯秋风冷,只怕诗人两鬓霜。

(0)

蝶恋花·其四席上赠杨济翁侍儿

小小华年才月半。罗幕春风,幸自无人见。

刚道羞郎低粉面。傍人瞥见回娇盼。

昨夜西池陪女伴。柳困花慵,见说归来晚。

劝客持觞浑未惯。未歌先觉花枝颤。

(0)

菩萨蛮·其三送祐之弟归浮梁

无情最是江头柳。长条折尽还依旧。木叶下平湖。

雁来书有无。雁无书尚可。妙语凭谁和。

风雨断肠时。小山生桂枝。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