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围寒玉影离微,独坐山头夜不归。
晓露未乾窥石室,夕阳初下映柴扉。
似怜高士埋空谷,犹听孤猿欲揽衣。
梦断罗浮春尚早,北风吹雪雨霏霏。
一围寒玉影离微,独坐山头夜不归。
晓露未乾窥石室,夕阳初下映柴扉。
似怜高士埋空谷,犹听孤猿欲揽衣。
梦断罗浮春尚早,北风吹雪雨霏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山中夜景图。诗人以“一围寒玉影离微”开篇,巧妙地将山中的月光比作寒冷的玉石之影,营造出一种清冷而神秘的氛围。接着,“独坐山头夜不归”,点明了诗人的孤独与坚守,他选择在夜晚独自坐在山顶,不愿离去,似乎在冥想或是等待着什么。
“晓露未乾窥石室,夕阳初下映柴扉。”这两句通过晨露和夕阳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时间的流转与环境的变换。露珠还未干涸,诗人便开始探索石室,而夕阳初落时分,阳光斜照在简陋的柴门上,光影交错,增添了几分宁静与和谐。
“似怜高士埋空谷,犹听孤猿欲揽衣。”这里诗人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界的元素以情感,仿佛山中的猿猴也在为隐居的高士感到惋惜,它们的啼声似乎在呼唤诗人回到人间。这一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也深化了主题,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复杂情感。
最后,“梦断罗浮春尚早,北风吹雪雨霏霏。”诗人从山中景象转回内心世界,梦醒后发现春天还未来临,北风呼啸,雪花纷飞,这既是自然界的景象,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季节更替的感慨,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山中夜晚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人生、理想的深刻思考。
殢馀酲,寻旧雨,愁与病相半。
绿意阴阴,丝竹静深院。
绝怜事逐春移,泪随花落,似剪断、鲛房珠串。
喜重见。为谁倦酒慵诗,筠屏掩双扇。
白发潘郎,羞见看花伴。
可堪好梦残时,新愁生处,烟月冷、子规声断。
晴空摇翠浪,昼禽静、霁烟收。
听暗柳啼莺,新簧弄巧,如度秦讴。谁紬。
翠丝万缕,飏金梭、宛转织芳愁。
风袅馀音甚处,絮花三月宫沟。扁舟。缆系轻柔。
沙路远、倦追游。望断桥斜日,蛮腰竞舞,苏小墙头。
偏忧。杜鹃唤去,镇绵蛮、竟日挽春留。
啼觉琼疏午梦,翠丸惊度西楼。
我坞须君到,兹行说几时。
喜来衣裹少,勇出岸头维。
篙节探渠溜,灯笼上酒瓻。
乱蛙嘈沮洳,警犬候笆篱。
阙白瞻林罅,排苍架月规。
浣絺棂易透,洁榻帚难施。
落弹如梅熟,抛簪似笋遗。
橘包收夕润,杉彩漾朝曦。
漆碗湖鱼莹,瓷瓯釜粥糜。
弛肩高木荫,安膝下亭茨。
散地今兹见,荒蹊过者谁。
诡求诸老记,留下故人诗。
惫干宵中复,佳眠旦起迟。
衣篝宽女送,药剂切兄医。
仆点昏来窊,船桩泊定移。
句材当面逼,天巧古人窥。
还往枫桥路,低徊泰伯祠。
比君多数岁,把卷忆吾师。
八月登粳稻,西风理钓丝。
未嫌墟曲小,来赴野塘期。
《偕蹈中过书坞归二十韵》【宋·周南】我坞须君到,兹行说几时。喜来衣裹少,勇出岸头维。篙节探渠溜,灯笼上酒瓻。乱蛙嘈沮洳,警犬候笆篱。阙白瞻林罅,排苍架月规。浣絺棂易透,洁榻帚难施。落弹如梅熟,抛簪似笋遗。橘包收夕润,杉彩漾朝曦。漆碗湖鱼莹,瓷瓯釜粥糜。弛肩高木荫,安膝下亭茨。散地今兹见,荒蹊过者谁。诡求诸老记,留下故人诗。惫干宵中复,佳眠旦起迟。衣篝宽女送,药剂切兄医。仆点昏来窊,船桩泊定移。句材当面逼,天巧古人窥。还往枫桥路,低徊泰伯祠。比君多数岁,把卷忆吾师。八月登粳稻,西风理钓丝。未嫌墟曲小,来赴野塘期。
https://shici.929r.com/shici/8bcmU.html
烛引金莲白玉堂,宫垂银榜左春坊。
毛曾久倚黄门树,武子今封召伯棠。
揽有羡君花竹秀,课无怜我簿书忙。
欲知两地相同处,亭午葵心向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