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身未肯没蓬蒿,翰墨钻研志趣高。
早并虫鱼登《尔雅》,自寻香草到《离骚》。
怜他金粉耽缃帙,写尔芳魂托彩毫。
一卷《南华》凭梦醒,始知栩栩亦徒劳。
此身未肯没蓬蒿,翰墨钻研志趣高。
早并虫鱼登《尔雅》,自寻香草到《离骚》。
怜他金粉耽缃帙,写尔芳魂托彩毫。
一卷《南华》凭梦醒,始知栩栩亦徒劳。
这首清代诗人沈纕的《书中乾蝴蝶》描绘了作者对于读书生活的独特感悟。首句“此身未肯没蓬蒿”表达了诗人不愿沉沦于世俗,坚持自我追求的决心。接着,“翰墨钻研志趣高”赞扬了诗人对知识的热爱和高尚的志向,将读书视为提升自我、追求精神境界的重要途径。
“早并虫鱼登《尔雅》,自寻香草到《离骚》”这两句,诗人以《尔雅》中的虫鱼学问和《离骚》中的香草意象,形象地展示了自己广泛涉猎书籍,从古典学问到文学经典都有所涉猎的过程。
“怜他金粉耽缃帙,写尔芳魂托彩毫”一句,诗人感慨书籍的魅力,如同女子的金粉般吸引人,而他则通过笔墨,将书中的精髓与自己的情感寄托在字里行间,赋予文字以生命。
最后,“一卷《南华》凭梦醒,始知栩栩亦徒劳”借《南华经》(即《庄子》)寓言,诗人领悟到即使梦境中的生动如蝴蝶,醒来后也只是虚幻,唯有真正深入理解和实践,才能使读书的价值得以实现。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个人读书经历为线索,表达了对知识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出诗人深厚的学识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绿波春水湖光满,丹槛连楹碧嶂遥。
兰鹢对飞渔棹急,彩虹翻影海旗摇。
斗疑斑虎归三岛,散作游龙上九霄。
鼍鼓若雷争胜负,柳堤花岸万人招。
东南旧美凌霜操,五月凝阴入坐寒。
烟惹翠梢含玉露,粉开春箨耸琅玕。
莫令戏马童儿见,试引为龙道士看。
知尔结根香实在,凤凰终拟下云端。
为怜湖水通宵望,不学樊杨却月楼。
惟待素规澄满镜,莫看纤魄挂如钩。
卷帘方影侵红烛,绕竹斜晖透碧流。
萧瑟晓风闻木落,此时何异洞庭秋。
削平水土穷沧海,畚锸东南尽会稽。
山拥翠屏朝玉帛,穴通金阙架云霓。
秘文镂石藏青壁,宝检封云化紫泥。
清庙万年长血食,始知明德与天齐。
寺深松桂无尘事,地接荒郊带夕阳。
啼鸟歇时山寂寂,野花残处月苍苍。
绛纱凝焰开金像,清梵销声闭竹房。
丘垄渐平边茂草,九原何处不心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