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空摇翠浪,昼禽静、霁烟收。
听暗柳啼莺,新簧弄巧,如度秦讴。谁紬。
翠丝万缕,飏金梭、宛转织芳愁。
风袅馀音甚处,絮花三月宫沟。扁舟。缆系轻柔。
沙路远、倦追游。望断桥斜日,蛮腰竞舞,苏小墙头。
偏忧。杜鹃唤去,镇绵蛮、竟日挽春留。
啼觉琼疏午梦,翠丸惊度西楼。
晴空摇翠浪,昼禽静、霁烟收。
听暗柳啼莺,新簧弄巧,如度秦讴。谁紬。
翠丝万缕,飏金梭、宛转织芳愁。
风袅馀音甚处,絮花三月宫沟。扁舟。缆系轻柔。
沙路远、倦追游。望断桥斜日,蛮腰竞舞,苏小墙头。
偏忧。杜鹃唤去,镇绵蛮、竟日挽春留。
啼觉琼疏午梦,翠丸惊度西楼。
这首宋词描绘了一幅春日晴空下柳浪莺啼的生动画面。"晴空摇翠浪"写出了蓝天白云映衬下的碧绿柳浪随风摇曳的景象,"昼禽静、霁烟收"则描绘了白日渐长,雨后天晴,鸟儿安静,烟雾散尽的宁静氛围。接着,词人通过"听暗柳啼莺,新簧弄巧,如度秦讴",细腻地捕捉到黄莺婉转的歌声,仿佛在低吟秦地的歌谣。
"翠丝万缕,飏金梭、宛转织芳愁"运用了丝线和金梭的意象,将柳条比喻为女子的秀发,编织出一缕缕愁绪。"风袅馀音甚处,絮花三月宫沟"进一步描绘了风吹过时,柳莺余音袅袅,如同三月柳絮飘落在宫沟的美景。
下半部分,词人通过"扁舟"和"沙路"的意象,表达了舟行者对远方的向往和对眼前美景的留恋。"望断桥斜日,蛮腰竞舞,苏小墙头"描绘了夕阳下,柳树婆娑,仿佛美女在桥头起舞,又似苏小小(唐代名妓)的居所,增添了浪漫与怀旧的气息。
最后,词人借杜鹃鸟的啼叫,表达了对春光流逝的无奈和挽留春色的深情。"啼觉琼疏午梦,翠丸惊度西楼"以午梦中的美玉和翠鸟飞过西楼的场景,收束全词,留下了一抹淡淡的哀愁和对春天的深深眷恋。整体上,这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宋词婉约细腻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