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引金莲白玉堂,宫垂银榜左春坊。
毛曾久倚黄门树,武子今封召伯棠。
揽有羡君花竹秀,课无怜我簿书忙。
欲知两地相同处,亭午葵心向太阳。
烛引金莲白玉堂,宫垂银榜左春坊。
毛曾久倚黄门树,武子今封召伯棠。
揽有羡君花竹秀,课无怜我簿书忙。
欲知两地相同处,亭午葵心向太阳。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周必大在收到程元成待制书信后,回忆起两人共赏的别圃景致,特别是揽有亭和葵心秀野两堂的优美风光。诗人以“烛引金莲”和“宫垂银榜”象征宫廷的华丽,暗指程元成的显赫地位。他提到毛曾(可能是友人)和武子(可能也是友人)的往事,暗示他们过去的成就和如今的封赏。
诗人羡慕友人的生活,感叹自己忙于公事,只能在繁忙的簿书中度过时光。他以“花竹秀”和“簿书忙”形成对比,表达对悠闲生活的向往。最后,诗人通过“亭午葵心向太阳”,寓意无论身处何处,他们都如同向阳而生,保持着对光明和理想的追求,这便是他们之间的共同之处。
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人事的联想,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情感交流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彭泽县前烟袅袅,五柳庄上多莺鸟。
金衣何处远飞来,睍睆一声江岸晓。
我有春愁似海深,揽衣搔首倚蓬吟。
去年故乡听莺早,今日听莺涉远道。
莺声还与故乡同,客况何如故乡好。
故乡有亲老在堂,星星两鬓飞秋霜。
故乡有弟多如簇,竹马红颜美如玉。
一度听莺一度悲,但愿年年无别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