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馀字》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馀字》全文
唐 / 萧至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望幸三秋暮,登高九日初。

朱旗巡汉苑,翠帟俯秦墟。

宠极萸房遍,恩深菊酎馀。

承欢何以荅,万亿奉宸居。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fèngjiǔxìnglínwèitíngdēnggāoyìngzhì
táng / xiāozhìzhōng

wàngxìngsānqiūdēnggāojiǔchū
zhūxúnhànyuàncuìqín

chǒngfángbiànēnshēnzhòu
chénghuānwàn亿fèngchén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萧至忠的作品,名为《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馀字》。从这短暂的片段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皇帝的敬仰与赞美,以及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

"望幸三秋暮,登高九日初",表达了诗人期待着秋天将尽之际能有幸看到皇上的面容,同时也在九月初登上高处以饱览四周的美丽风光。这里,“三秋”与“九日”形成对比,既是时间的划分,也映射出对君临的期待和等待。

"朱旗巡汉苑,翠帟俯秦墟",画面生动地展现了皇帝巡幸时的壮观景象。红色的旗帜在汉水之滨飘扬,而绿色的幕帐则是对古代秦国遗迹的一种俯瞰。这两句通过鲜明的色彩和具体的地理标志,强化了皇权的象征意义。

"宠极萸房遍,恩深菊酎馀",诗人通过描写皇上的恩泽无处不在,就像萸草铺满了整个房间一样。同时,“菊酎馀”则是对美酒的赞誉,这里的“馀”字与题目中的“得馀字”相呼应,表达了诗人对这次幸运之旅的喜悦和感激。

"承欢何以荅,万亿奉宸居",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皇上的无限崇敬之情,希望能够长久地承受君主的恩惠。用“何以荅”来询问如何能得到这样的喜悦,而“万亿奉宸居”则是对这份喜悦的极致赞美。

整首诗通过精心的构图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皇权的崇拜以及对自然景观的热爱。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在传递着敬仰与庆幸的氛围,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一幅生动的唐代宫廷生活画卷。

作者介绍

萧至忠
朝代:唐   籍贯:兰陵(今山东兰陵)   生辰:?-713年

萧至忠(?-713年),兰陵(今山东兰陵)人,唐朝宰相,秘书少监萧德言曾孙。萧至忠出身兰陵萧氏皇舅房,早年曾任畿尉,后历任监察御史、吏部员外郎,因依附武三思被擢升为御史中丞,改任吏部侍郎。景龙元年(707年),萧至忠拜相,担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景龙三年(709年),升任侍中,依附于皇后韦氏。唐隆政变后,萧至忠又依附太平公主,升任刑部尚书、中书令,封酂国公。开元元年(713年),萧至忠与太平公主图谋不轨,意欲作乱,结果事情泄露。唐玄宗发动先天政变,诛杀太平公主党羽,萧至忠伏诛。
猜你喜欢

禽兽昆虫之孝十首·其十青蚨

子母不相离,何心办捣蚨。

忍能利铜臭,不枉唤钱愚。

(0)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其一三一陆绩

陆郎作宾客,怀橘欲何为。

遗母当然事,袁公乃尔奇。

(0)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其三孝已

子则欲其孝,人皆有是心。

如何武丁圣,却使子忧深。

(0)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其八伯奇

无食又无衣,逐儿安所之。

不辞履霜苦,犹谓罪当笞。

(0)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其一七○江淹

卖薪图养母,何许得貂蝉。

知在采薪处,庸非吉兆然。

(0)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其四十八石祁子

执亲之丧者,可沐浴其身。

不待石祁兆,知非佩玉人。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