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戒如天日,能明本有躯。
照见家中宝,兼闻额上珠。
直超三有海,径到萨云衢。
并会等无等,齐证拘无拘。
持戒如天日,能明本有躯。
照见家中宝,兼闻额上珠。
直超三有海,径到萨云衢。
并会等无等,齐证拘无拘。
这首诗以“持戒如天日”开篇,形象地表达了遵守戒律的重要性,如同天日之不可违逆。接着,“能明本有躯”,强调了通过修行,人们能够认识到自身内在的光明与本质。诗人进一步阐述,这种认识如同“照见家中宝,兼闻额上珠”,即在内心深处发现珍贵的宝藏和智慧的光芒。
“直超三有海,径到萨云衢”则描绘了一种超越世俗、直达真理彼岸的境界,暗示通过修行可以超越生死轮回的束缚,直达解脱之道。最后,“并会等无等,齐证拘无拘”表达了在修行的道路上,所有众生最终都能平等达到觉悟的境界,没有任何差别,共同证得自由与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鼓励人们遵循正道,通过修行实现内心的觉醒与超越,达到心灵的自由与解脱。
西岳崚嶒,有仙人高卧,曾跨青牛。
见山荪亭畔,苍苔石室,云台观里,素榜银钩。
夭矫游龙,蹁跹舞凤,笔阵钟王未可俦。
装潢了,向锦堂高挂,第一箕畴。使君文采风流。
赋归去来兮尚黑头。
羡玉燕开祥,前身昴宿,金貂累叶,家世留侯。
甲子初周,须眉未艾,种菊栽松乐事稠。
将进酒,唤希夷睡醒,同醉金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