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王通叟》
《送王通叟》全文
宋 / 孔平仲   形式: 古风

浔阳江头夜吹箫,旁若无人声正调。

问之谁何天鬻子,谪官东南数千里。

当时司马泣琵琶,君独怡然奏宫徵。

但能如此游世间,于诸荣辱何忧喜。

(0)
鉴赏

这首诗《送王通叟》由宋代诗人孔平仲所作,通过描绘浔阳江头夜晚箫声悠扬的情景,巧妙地融入了对友人王通叟的深情厚谊与离别之情。

首句“浔阳江头夜吹箫”,以浔阳江的夜晚箫声起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伤感。接着,“旁若无人声正调”一句,强调了箫声的纯净与独立,即使周围环境寂静无声,箫声依然自成一格,展现出音乐的魅力和演奏者的专注。

“问之谁何天鬻子,谪官东南数千里。”这两句转而讲述了一个故事,似乎是在借他人之事来表达对友人的关切与同情。这里提到的“谪官”意味着被贬谪到遥远的地方,表达了对友人遭遇的惋惜和对其命运的担忧。

“当时司马泣琵琶,君独怡然奏宫徵。”通过对比司马迁(司马)哭泣与王通叟(君)怡然自得地演奏,进一步展现了人物性格的差异,同时也暗示了面对困境时的不同态度。司马迁的哭泣可能象征着对不幸命运的哀叹,而王通叟的怡然自得则可能代表着对音乐艺术的热爱与内心的平静。

最后,“但能如此游世间,于诸荣辱何忧喜。”这句话是对王通叟的赞美,意思是只要能在世间自由地追求自己的兴趣与艺术,对于外界的荣辱得失便不再有过多的忧虑与喜悦。这既是对王通叟个人品质的肯定,也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哲学思考,鼓励人们在面对生活的起伏时保持内心的宁静与乐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叙事手法,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孔平仲
朝代:宋   字:毅父   籍贯:今峡江县罗田镇西江村   生辰:1044

孔平仲,生于庆历四年(1044),字毅父,今峡江县罗田镇西江村人,政和元年(1111)病卒,终年六十八岁。《清江三孔集》四十卷中,平仲占21卷。 
猜你喜欢

送蜀名父之子程刚仲世德擢甲科二首

一诵洋洋大对文,便知风骨是西人。
笔头重有千钧力,字面清无半点尘。
众羽群中鸣以喙,潜渊深处摘龙麟。
丈夫出处关初节,归去携名寿大椿。

(0)

送乡先生林{左虎几换鱼右文}磻黄石讲会

岁暮何时更远游,刘蕡下第我色羞。
阳春自古难为和,明月如今肯暗投。
宿诺不轻连璧友,新盟借重扞城侯。
九江傥拒鼋鳌饵,何处堪人钓钩。

(0)

送徐子学鲁赴梅教二首

九州四海尽同年,德行公居一棕先。
太学何蕃名籍甚,南州孺子道巍然。
此行莫笑儒官冷,立事须还晚节坚。
闻说青衿齐引领,灵砂转待丹铅穿。

(0)

挽郑昂叔珪母蔡夫人二首

钟秀端明裔,来嫔通德家。
早甘寒水玉,晚爱白莲花。
乐施阴功厚,回班庆事赊。
他年龙凤麓,曾典有光华。

(0)

挽平昌戴丞二首

文录传三昧,词坛白雪吟。
奇才困场屋,晚岁缀绅簪。
所历官虽小,去思人到今。
挂冠垂九秩,福善见天心。

(0)

为余君肃日严母夫人寿

曾向瑶池稳泛槎,眼看西母佩飞霞。
定分天地冲和气,来匹化侯富贵家。
熊胆课儿心苦淡,鱼轩锡命世荣华。
樽前何物堪为寿,笑指蟠桃几度花。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