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浑浑,关崿崿,太古已来神禹凿。
前车未行后车却,去马一鸣来马愕。
自从虎视继龙兴,周道不复如砥平。
至今惟有秦川路,千里秋风落叶声。
河浑浑,关崿崿,太古已来神禹凿。
前车未行后车却,去马一鸣来马愕。
自从虎视继龙兴,周道不复如砥平。
至今惟有秦川路,千里秋风落叶声。
这首诗描绘了潼关的历史变迁与自然景象,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壮丽的自然风光。
首先,“河浑浑,关崿崿”,开篇即以“浑浑”形容黄河的波涛汹涌,以“崿崿”描绘潼关山岭的险峻,营造出一种雄伟壮阔的氛围。接着,“太古已来神禹凿”,点明了潼关的开凿历史,追溯到远古时代,赋予了潼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前车未行后车却,去马一鸣来马愕”,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过往车辆在关卡前的停顿与惊愕,形象地表现了潼关的险要与重要性。“自从虎视继龙兴,周道不复如砥平”,将潼关的历史变迁与国家兴衰联系起来,暗示了潼关在历史上的战略地位。“至今惟有秦川路,千里秋风落叶声”,最后以眼前的景象收尾,通过“秦川路”与“秋风落叶声”勾勒出一幅宁静而苍凉的画面,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与对自然美的欣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潼关自然景观和历史变迁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晨鸡才发声,夕雀俄敛翼。
昼夜往复来,疾如出入息。
非徒改年貌,渐觉无心力。
自念因念君,俱为老所逼。
君年虽校少,憔悴谪南国。
三年不放归,炎瘴消颜色。
山无杀草霜,水有含沙蜮。
健否远不知,书多隔年得。
愿君少愁苦,我亦加餐食。
各保金石躯,以慰长相忆。
正月晴和风气新,纷纷已有醉游人。
帝城花笑长斋客,三十年来负早春。
正怜火树斗春妍,忽见清辉映夜阑。
出海蛟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
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
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