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怜火树斗春妍,忽见清辉映夜阑。
出海蛟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
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
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
正怜火树斗春妍,忽见清辉映夜阑。
出海蛟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
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
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
这首明代诗人唐顺之的《元夕咏冰灯》描绘了元宵节夜晚冰灯的美丽景象。首句“正怜火树斗春妍”以比喻手法,将冰灯比作竞艳的火树,生动展现了冰灯在春天争奇斗艳的繁华景象。接着,“忽见清辉映夜阑”则转而描绘冰灯在黑夜中散发出的清冷光辉,与明亮的火树形成对比,增添了神秘感。
“出海蛟珠犹带水”运用蛟龙宝珠的意象,形容冰灯晶莹剔透,仿佛还带着海水的湿润,形象地刻画了冰灯的质感。而“满堂罗袖欲生寒”则通过描绘观者因冰灯带来的寒意而轻轻颤抖的衣袖,侧面烘托出冰灯的冷艳之美。
“烛花不碍空中影”写出了冰灯在烛光下依然清晰可见,没有被烛火掩盖,更显其独特魅力。“晕气疑从月里看”进一步强化了冰灯如月般皎洁的意境,让人仿佛置身于梦幻般的月宫之中。
最后两句“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诗人向东风祈愿,希望冰灯的美能延续到下一个夜晚,让观者继续享受这份欢乐。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细腻,富有诗意,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元夕冰灯的喜爱和赞美。
眠沙卧水自成群,曲岸残阳极浦云。
那解将心怜孔翠,羁雌长共故雄分。
无上大涅槃,圆明常寂照。
凡愚谓之死,外道执为断。
诸求一乘入,目以为无作。
尽属情所计,六十二见本。
妄立虚假名,何为真实义。
唯有过量人,通达无取舍。
以知五蕴法,及以蕴中我。
外现众色像,一一音声相。
平等如梦幻,不起凡圣见。
不作涅槃解,二边三际断。
常应诸根用,而不起用想。
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
劫火烧海底,风鼓山相击。
真常寂灭乐,涅槃相如是。
吾今彊言说,令汝舍邪见。
汝勿随言解,许汝知少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