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元夕咏冰灯》
《元夕咏冰灯》全文
明 / 唐顺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正怜火树斗春妍,忽见清辉映夜阑。

出海蛟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

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

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uányǒngbīngdēng
míng / tángshùnzhī

zhèngliánhuǒshùdòuchūnyánjiànqīnghuīyìnglán

chūhǎijiāozhūyóudàishuǐmǎntángluóxiùshēnghán

zhúhuāàikōngzhōngyǐngyūncóngyuèkàn

wèidōngfēngzànxiāngjièláixiāoháijìnhuān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唐顺之的《元夕咏冰灯》描绘了元宵节夜晚冰灯的美丽景象。首句“正怜火树斗春妍”以比喻手法,将冰灯比作竞艳的火树,生动展现了冰灯在春天争奇斗艳的繁华景象。接着,“忽见清辉映夜阑”则转而描绘冰灯在黑夜中散发出的清冷光辉,与明亮的火树形成对比,增添了神秘感。

“出海蛟珠犹带水”运用蛟龙宝珠的意象,形容冰灯晶莹剔透,仿佛还带着海水的湿润,形象地刻画了冰灯的质感。而“满堂罗袖欲生寒”则通过描绘观者因冰灯带来的寒意而轻轻颤抖的衣袖,侧面烘托出冰灯的冷艳之美。

“烛花不碍空中影”写出了冰灯在烛光下依然清晰可见,没有被烛火掩盖,更显其独特魅力。“晕气疑从月里看”进一步强化了冰灯如月般皎洁的意境,让人仿佛置身于梦幻般的月宫之中。

最后两句“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诗人向东风祈愿,希望冰灯的美能延续到下一个夜晚,让观者继续享受这份欢乐。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细腻,富有诗意,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元夕冰灯的喜爱和赞美。

作者介绍
唐顺之

唐顺之
朝代:明   号:荆川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生辰:公元1507~1560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猜你喜欢

大龙湫之瀑

龙湫之势高绝天,一线瀑走兜罗绵。

五丈收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以烟。

况复百丈至千丈,水云烟雾难分焉。

(0)

连雨江涨二首·其二

急雨萧萧作晚凉,卧闻榕叶响长廊。

微明灯火耿残梦,半湿帘栊浥旧香。

高浪隐床吹瓮盎,暗风惊树摆琳琅。

先生不出晴无用,留与空阶滴夜长。

(0)

缘识·其四十六

君子怀幽趣,谦恭礼乐才。

经心皆识见,书史尽通该。

有德馨还远,清虚道亦开。

先生宜法则,宿习自将来。

(0)

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十五

未暇泛沧海,悠悠兵马间。

塞门风落木,客舍雨连山。

阮籍行多兴,庞公隐不还。

东柯遂疏懒,休镊鬓毛斑。

(0)

题鹅

眠沙卧水自成群,曲岸残阳极浦云。

那解将心怜孔翠,羁雌长共故雄分。

(0)

偈颂十四首·其十三

无上大涅槃,圆明常寂照。

凡愚谓之死,外道执为断。

诸求一乘入,目以为无作。

尽属情所计,六十二见本。

妄立虚假名,何为真实义。

唯有过量人,通达无取舍。

以知五蕴法,及以蕴中我。

外现众色像,一一音声相。

平等如梦幻,不起凡圣见。

不作涅槃解,二边三际断。

常应诸根用,而不起用想。

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

劫火烧海底,风鼓山相击。

真常寂灭乐,涅槃相如是。

吾今彊言说,令汝舍邪见。

汝勿随言解,许汝知少分。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