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连雨江涨二首·其二》
《连雨江涨二首·其二》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急雨萧萧作晚凉,卧闻榕叶响长廊。

微明灯火耿残梦,半湿帘栊浥旧香。

高浪隐床吹瓮盎,暗风惊树摆琳琅。

先生不出晴无用,留与空阶滴夜长。

(0)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秋夜雨景的诗歌,诗人通过细腻的感官描述,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而又略显凄凉的秋夜世界。"急雨萧萧作晚凉"一句,设定了整首诗的氛围,急促的雨声伴随着渐渐降临的夜晚凉意,让人不由自主地感到一种季节更迭的感伤。

"卧闻榕叶响长廊"则是从室内的声音角度切入,榕叶在风中的沙沙作响,与空旷的长廊相呼应,营造出一种深远而又有些许孤寂的感觉。这里的“卧闻”二字,更增添了一种懒散与放纵的情怀。

接下来的"微明灯火耿残梦"一句,将夜的宁静与梦境的模糊交织在一起,诗人似乎在用这种朦胧的光线来映照心中的幻影。而“半湿帘栊浥旧香”则是对室内细节的刻画,半湿的帘栊透露出一丝老旧的香气,让人联想到过去的记忆和情感。

"高浪隐床吹瓮盎"一句,以一种生动的手法描绘了窗外雨声如同波涛一般,而室内则是安稳的睡眠环境,瓮盎之物在夜晚显得格外宁静。紧接着的“暗风惊树摆琳琅”则展示了一种力度与美感兼备的画面,尽管是夜晚,但那被风吹动的树木仿佛在进行着一种无声的舞蹈。

最后,“先生不出晴无用”一句,既可以理解为诗人对自己才华未展现的自嘲,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对时光流逝、机遇难得的感慨。而“留与空阶滴夜长”则是对时间的一种寄托和留恋,希望在这个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夜晚中,将这种感觉延续下去。

这首诗通过对秋夜雨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室内外环境的交织,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反映出宋代文人对于自然、时间和个人情怀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题江郑堂募梓图四首·其三

遗书今已再三镌,伍后居然媲阮前。

琐碎雅笺亦收拾,一灯偏向粤东传。

(0)

黄陵庙

导江盘三峡,美哉神禹功。

天地有缺陷,思以人力通。

惟神宝佐禹,效命庚辰同。

云旗驱黄牛,蹴蹋龙蛇宫。

圭握百灵符,炉铸万物铜。

遂令南条水,万壑皆朝东。

庙貌留空山,蘋藻走村翁。

庙前盘老树,山鬼啼西风。

(0)

萧寺养疴焚香枯坐怀人感旧得三十篇柬锦里同人兼寄都门旧友·其三

识我泥涂里,三薰三沐之。

穷途知己感,过誉众心疑。

岁月销诗卷,风霜换鬓丝。

瓣香绛云叟,如见剧谈时。

(0)

别姚观察觐元用陆祁生别阮太傅韵三首·其二

闻声久相契,遇合亦有时。

沈思犹噤齿,高论先伸眉。

槃槃泰山云,郁郁浊水泥。

云分相隔契,遇合匪所思。

拯疴时馈药,嘘寒亦解衣。

遂令拘曲儒,说公忘巍巍。

青萍吐奇气,拂拭增光辉。

追维知己恩,益增别后悲。

(0)

霍州道中八首·其七

一曲横汾继大风,汉家天子自英雄。

年年汾水秋飞雁,只剩河山夕照中。

(0)

岳阳道中四首·其四

鹧鸪稳住绿槎枒,目极山巅更水涯。

听遍声声行不得,可知奔走已无家。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