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商变气候,层峦自苍苍。
孤烟出林表,藤萝罥虚堂。
入门钟磐发,鸟并浮云翔。
落日照秋潭,水净生微光。
徙倚不知晚,山花递幽香。
肃穆古祠深,仰止讵能忘。
金商变气候,层峦自苍苍。
孤烟出林表,藤萝罥虚堂。
入门钟磐发,鸟并浮云翔。
落日照秋潭,水净生微光。
徙倚不知晚,山花递幽香。
肃穆古祠深,仰止讵能忘。
这首诗描绘了惠山的一次访游,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开篇“金商变气候,层峦自苍苍”以季节更替为背景,点明了时间与地点,同时赋予了环境一种深沉而静谧的氛围。“孤烟出林表,藤萝罥虚堂”两句,通过“孤烟”与“藤萝”的对比,营造了一种既孤独又生机勃勃的景象,虚实结合,富有画面感。“入门钟磐发,鸟并浮云翔”则将自然与宗教元素融合,钟声与鸟鸣交织,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回响与生命的律动。“落日照秋潭,水净生微光”描绘了一幅夕阳映照下的宁静湖面,水波不兴,却有细微的光芒闪烁,展现出一种内敛而深邃的美。“徙倚不知晚,山花递幽香”写出了诗人流连忘返的情态,山花的香气传递着自然的馈赠,也暗示了心灵的净化与愉悦。“肃穆古祠深,仰止讵能忘”则表达了对古迹的敬仰之情,即使岁月流转,那份敬畏与感慨仍难以忘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人文遗迹的描绘,以及诗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惠山访游的独特魅力,既有视觉上的美感,也有心灵上的触动,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同云昼暗空,孤城早休市。
行人失道路,贺客拥阶砌。
翻缟语亦工,飞絮思争媚。
飘飘何所似,想见六铢袂。
盈尺信为大,三白乃成瑞。
梅花不畏寒,点缀若相慰。
高吟撚冻须,诗社颇增气。
薰然一杯酒,神速功力倍。
来麰被馀润,预可占有岁。
便当呼老农,泼醅取沉醉。
俗子费应酬,对面隔千里。
可人天一方,情亲不盈咫。
毛锥吾故人,商略每及此。
道逢孔方兄,偃蹇不受使。
岂知世俗眼,睥睨辄嗤訾。
语言杂土气,屡欲洗吾耳。
客从何方来,力疾为倒屣。
出迎未暇揖,肝肺已相委。
平生寡交游,正坐此曹鄙。
邻墙有曲生,之子差可喜。
试呼与之谈,时或发名理。
往持邯郸枕,分此一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