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墓作今人墓,今人知与何人作。
昔今代谢如暑寒,青山不改常时颜。
白云笑我对青山,何不且作生前欢。
昔人墓作今人墓,今人知与何人作。
昔今代谢如暑寒,青山不改常时颜。
白云笑我对青山,何不且作生前欢。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莫止所作,名为《昔人墓》,通过对比“昔人”与“今人”的墓地,以及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的永恒,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与自然长存的深刻思考。
首句“昔人墓作今人墓”,以一种循环往复的视角,将历史的轮回与生命的交替展现出来,暗示了人类生命在时间长河中的微不足道。接着,“今人知与何人作”一句,提出了一个深邃的问题:当前的人们又将为谁人建造墓碑?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疑问,也是对整个社会和历史进程的反思。
“昔今代谢如暑寒”,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历史的更迭比作四季的更替,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而“青山不改常时颜”则描绘了一幅青山常在、自然永恒的画面,与前文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自然界的恒定与人类社会变化无常之间的差异。
“白云笑我对青山”一句,以拟人的手法赋予白云以情感,它似乎在嘲笑诗人面对青山时的感慨,进一步深化了对生命短暂与自然永恒的思考。最后,“何不且作生前欢”则是诗人对人生的一种态度,建议人们珍惜当下,享受生活,不必过于忧虑未来的生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时间和生命主题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洞察,以及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独到见解。
怪夜来南极,祥光炯炯中天。
恰先借新春,暂留残腊,为庆稀年。
弟兄垂垂白发,愿年年辉映棣楼前。
尊酒光摇□旭,炉熏细袅轻烟。诗书一脉继青毡。
五世喜家传。忆京□横经,天台振铎,往事悠然。
回头十年如梦,看园花灼灼几春妍。
争似苍苍松柏,岁寒同保贞坚。
周郎幽趣,占清溪一曲,小桥横渡。
溪上红尘飞不到,惟有白云来去。
出岫无心,凌江有态,水面鱼吹絮。
倚门遥望,钟山一半留住。
涵影淡荡悠扬,朝朝暮暮,是几番今古。
指点昔人行乐地,半是鹭汀鸥渚。
映水朱楼,踏歌画舫,寂寞知何处。
天涯倦客,几时归钓春雨。
洪崖中断,似蜃楼幻出,层檐叠脊。
欲问真源淩绝顶,安得乘风羽翮。
势利相忘,驱驰不惮,面背皆京国。
源泉混混,恍如夹右碣石。
遥想巢父襟怀,东溟烟雾里,片帆如席。
逸气峥嵘今老矣,惆怅剑门千尺。
细草平沙,弊裘羸马,长路无人识。
家山回首,不应犹作行客。
霞友相从,云房会、笑谈真息。
正郁蒸天气轻汗,静中难敌。
冰玉旋敲新荐几,玄冥坐使寒生席。
命月圆、时复泛金瓯,鲸波吸。除烦热,浇胸臆。
功殊胜,神通力。笑玉川风味,赵州陈迹。
法界澄澄清可掬,灵空浩浩光无极。
问个中、真味口难言,知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