艇子呕哑日未午,枫林叶落碧烟平。
湿云过树不成雨,溪水放田时有声。
疏竹阴边开野寺,寒芦尽处见江城。
鸱夷旧迹今何在,湖上青螺几点横。
艇子呕哑日未午,枫林叶落碧烟平。
湿云过树不成雨,溪水放田时有声。
疏竹阴边开野寺,寒芦尽处见江城。
鸱夷旧迹今何在,湖上青螺几点横。
这首清代诗人叶绍本的《吴江城外》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画面。首句“艇子呕哑日未午”,以舟行的嘈杂声点明时间尚早,水面宁静。次句“枫林叶落碧烟平”,通过枫林落叶和水平如镜的景象,营造出秋日的静谧与凄美。
第三句“湿云过树不成雨”,暗示了天空阴沉但并未下雨,增加了几分朦胧的意境。第四句“溪水放田时有声”,则以流水声点缀田野,展现出田园生活的动态之美。
第五、六句“疏竹阴边开野寺,寒芦尽处见江城”,进一步描绘了周边环境,竹林掩映下的野寺和远处的江城,增添了空间的层次感和历史的沧桑感。
最后两句“鸱夷旧迹今何在,湖上青螺几点横”,以“鸱夷”(古代一种皮囊,此处可能指伍子胥的故事)的历史典故,引出对过去的追忆,而“湖上青螺”则以比喻手法描绘了远处山峦的轮廓,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吴江城外的自然风光和历史遗迹,展现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的深深眷恋和对过往时光的怀旧之情。
竹马同游,平生志、相期霄壑。
今老矣,儒冠宁误,戎装徒著。
卷起鲸鲵江海事,放教禽鸟山林乐。
问尚堪、舞剑渡河无,公应莫。粟可饭,衣从恶。
秫可酒,茶胜薄。但此身长健,老天不错。
竹院昼闲参内景,蒲团夜坐披圆觉。
愿此生、无愧北山猿,西湖鹤。
平生宦海,是几番风雨,几番霜雪。
绿野来归身强健,镜里微添华发。
剑束床头,书寻架上,富贵轻于叶。
南坡石竹,年来尤更清绝。
好是梅坞松关,对湘溪一曲,翠屏千叠。
柱杖篮舆诗卷里,尚小东山勋业。
只恐鸥盟,难忘鹤怨,未是闲时节。
片云收却,照人依旧明月。
一段太清境,谁幻出阶坳。
不知身住何处,爽气逼霜袍。
但见人间一样,似夜又还非夜,栖鸟不安巢。
认得在尘世,禁鼓二更敲。最忺看,来竹底,上梅梢。
几家朱户,不如儿女醉蓬茅。
谁把琴声三弄,不管骚人幽趣,似向曲中嘲。
长啸赋赤壁,有酒更无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