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郢州四望亭》
《登郢州四望亭》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夐出烟尘表,乾坤指顾中。

数峰连野迥,一水与天通。

沙外迎孤鹜,云边数乱鸿。

家山在何许,心与大江东。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ēngyǐngzhōuwàngtíng
sòng / céngbǎi

xuànchūyānchénbiǎoqiánkūnzhǐzhōng

shùfēngliánjiǒngshuǐshuǐtōng

shāwàiyíngyúnbiānshùluàn鸿hóng

jiāshānzàixīnjiāngdōng

注释
夐:遥远。
烟尘表:世俗之外。
乾坤:天地。
指顾:指点之间。
峰:山峰。
野迥:旷远。
一水:一条江。
天通:直通天空。
沙外:沙滩之外。
孤鹜:孤独的野鸭。
云边:云的边缘。
数乱鸿:成群的鸿雁。
家山:故乡的山。
何许:在哪里。
心:心绪。
大江东:长江东流。
翻译
超脱于尘世之上,天地之间尽收眼底。
几座山峰连绵至远方,一条江水直通天际。
沙滩外有孤独的野鸭飞来,云边则有成群的鸿雁飞翔。
家乡究竟在何处,我的心随同长江东流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高远眺的景象与心境。开篇“夐出烟尘表,乾坤指顾中”两句,通过“夐出”即超脱出来的动作,表达了诗人攀登至高处,俯瞰世界之意。"乾坤指顾中"则形象地描绘了眼前的广阔景色,如同天与地之间的一切尽在眼前。

接着“数峰连野迥,一水与天通”两句,更进一步展现了壮观的山川景致。"数峰"指的是层峦叠嶂的山峰,而"一水"则可能是指某条河流或湖泊,与天相接,形成一幅自然画卷。

在“沙外迎孤鹜,云边数乱鸿”中,“沙外”的沙洲上迎接着的是偶尔飞过的孤独鸟类—“孤鹜”,而“云边”则是诗人观察到天空中鸟影错杂的场景。这两句通过对比鲜明地表达了自然界的宁静与生动。

最后,“家山在何许,心与大江东”两句,诗人提及自己的家乡山水,但却没有具体指出地点,反而是心随着江水向东流去。这里“大江”很可能指的是长江或其他著名的大河,它不仅是地理上的参照,更承载了诗人的情感和对故土的深厚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山川、云天、鸟兽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胸襟壮阔的心境,以及他对家乡的无限眷恋之情。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春日书怀

从宦东西不自由,亲帏千里泪长流。

已无鸿雁传家信,更被杜鹃追客愁。

日暖鸟歌空美景,花光柳影谩盈眸。

高楼惆怅凭阑久,心逐白云南向浮。

(0)

召入翰林别同僚

一辞銮署守英蕃,两见庐峰媚翠樽。

政懦每怜民若子,岁丰还喜稻成孙。

离愁且饮闲人酒,密对须求长者言。

入奉清朝同一德,晨趋岂叹鬓霜繁。

(0)

少年游.戏友人与女客对棋

石榴花下薄罗衣。睡起却寻棋。

未省高低,被伊春笋,拈了白玻璃。

钏脱钗斜浑不省,意重子声迟。

对面痴心,只愁收局,肠断欲输时。

(0)

沁园春.叹世

浮利虚名,算来何用,蜗角蝇头。

笑劳生一梦,两轮催逼,脆如朝露,轻若春沤。

有限精神,无穷世路,劫劫忙忙谁肯休。

堪惊叹,叹痴人未悟,终日营求。百年光景云浮。

把意马心猿须早收。

有真仙秘诀,飧霞导引,丹砂铅汞,早与身谋。

闲是闲非,他强我弱,一任从教风马牛。

还知道,上蓬莱稳路,八表神游。

(0)

望江南/忆江南·其一晚晴

朝朝暮,云雨定何如。

花日穿窗梅小小,雪风洒雨柳疏疏。人唱晚晴初。

(0)

早行

店妪明灯送,前村认未真。

山头云似雪,陌上树如人。

渐觉高星少,才分远烧新。

何烦看堠子,来往暗知津。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