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悟玄机妙不传,家虽谷口近平泉。
且谈方外山林乐,休诧人间将相权。
世事何如难逆睹,吾生已矣莫多缠。
未能免俗聊相问,更活耕桑得几年。
心悟玄机妙不传,家虽谷口近平泉。
且谈方外山林乐,休诧人间将相权。
世事何如难逆睹,吾生已矣莫多缠。
未能免俗聊相问,更活耕桑得几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题为《答永国韵》。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隐逸生活和对世事的超然态度。
“心悟玄机妙不传”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万象已经有了一种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是一种内在的感悟。"家虽谷口近平泉"则描绘了诗人的隐逸生活,他的家位于山谷之中,环境清幽,平静无忧。
“且谈方外山林乐”、“休诧人间将相权”两句表明诗人更多的是享受自然山林中的乐趣,而不是去关心和参与世俗的人事纷争。他对尘世的功名利禄等都持一种超脱的态度。
“世事何如难逆睹”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纷扰复杂、变化无常的看法。"吾生已矣莫多缠"则是诗人对自己生命有限,不愿再被世俗之事所牵绊。
“未能免俗聊相问”这一句表明诗人虽然有超脱世俗的想法,但仍旧与世间保持着一定的联系,通过交流了解彼此的情况。"更活耕桑得几年"则是诗人对于自己的未来生活持有一种期待和思考,他希望能够继续过上几年的平凡但充实的农耕生活。
总体来说,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他对世俗纷争的超然态度。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于生命有限和未来生活的思考。
造化大痈痔,斯言韩柳共。
我思文人言,毋乃太惊众。
儒家守门户,家法毋徇纵。
事天如事亲,谁云小儿弄。
我身我不有,周旋折旋奉。
不然命何物,夏后氏特重。
亦有卫武公,靡乐在蒙诵。
智慧固不工,趋避矧无用。
一日所履历,一夕自甄综。
神明甘如饴,何处容隐痛。
沈沈察其几,默默课于梦。
少年谰语多,斯言粹无缝。患难汝何物,?者为汝动。
公身为国轻生死,绻绻故人尚如此。
薄君君之幕僚耳,闻疾乃如疾在己。
磨盾手挥书两纸,刀圭欲救膏肓起。
行府篝镫遣医视,二卒六夫任所使。
棉定奇温覆以被,芝楮五百实其匦。
是时景炎岁丙子,冬夜寒风彻肌髓。
书驰筼筜八十里,双溪阁下期来止。吁嗟乎!
天水皇纲势终靡,一木难支大厦圮。
风雨何从庇寒士,薄君薄君长已矣。
三百圹砖公所累,崇庆寺前舜卿诔。
宿草萧萧成战垒,此札人间独不毁。
墨花吐艳云凝紫,再拜薰香庋棐几。
欲废一部十七史,朱鸟招魂泪如泚,猎猎酸风满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