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早行》
《早行》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店妪明灯送,前村认未真。

山头云似雪,陌上树如人。

渐觉高星少,才分远烧新。

何烦看堠子,来往暗知津。

(0)
翻译
老店妇人点亮明灯相送,我还在前村辨认不清道路。
山头的云像堆积的白雪,田野上的树木仿佛人影婆娑。
渐渐地,高高的星星变少了,远方的火光才显得新鲜起来。
何必还需看路标,来来往往之间已暗自熟悉道路。
注释
店妪:老妇人。
明灯:明亮的灯。
送:送行。
前村:前方村庄。
认未真:辨认不清楚。
山头:山顶。
云似雪:云像雪一样白。
陌上:田野上。
树如人:树木像人影。
渐觉:逐渐感到。
高星:高悬的星星。
少:减少。
远烧:远方的火光。
何烦:何必麻烦。
堠子:古代用于指示里程的土堆或石碑。
暗知津:暗中熟知道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清晨出发时的景象与感受。开篇“店妪明灯送,前村认未真”两句,画出了一个静谧的清晨场景,店家女子点亮了灯笼,但远处的村庄尚未完全从夜色中脱离出来,给人一种朦胧与期待的感觉。接着“山头云似雪,陌上树如人”两句,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自然景色的画面,山上的云朵洁白如雪,路旁的树木挺拔如行人,将自然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渐觉高星少,才分远烧新”一句,则描绘了天色渐亮,夜晚最后几颗星辰隐去,而远方火光初现的景象。这里的“才分”表明时间紧迫,这也是早行者急切的心情写照。

末尾两句“何烦看堠子,来往暗知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道路熟悉而又不愿多做停留的态度。“堠子”即路标或界石,是古代用以指示方向之物。诗人似乎在说,不需要特别去注意这些路标,因为自己对这条路已经了如指掌,知道如何前行。

整首诗通过对早晨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时间流逝感受的表达,展现了一种急切又淡定的早行心境。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次韵岩桂

浓香透彻泥丸顶,更恼诗肠卒未休。

安得此花长不老,尽回四序作清秋。

(0)

山间晓望

老来活计不堪闻,啸月吟风自策勋。

不爱黄金三万镒,只求清晓一山云。

(0)

贺新郎.忆别

薄晚收残暑。叹西风、暗换流年,又还如许。

鸦背斜阳初敛影,云淡新凉天宇。

人袖手、阑干凝伫。

邻笛唤将乡思动,听秋声、又入梧桐雨。

秋到也,尚羁旅。故人只在江南渚。

想应嫌、久恋东华,软红尘土。

寄远裁衣知念否,新月家家砧杵。

魂梦想、鹅黄金缕。

雁影不来天更远,写书成、欲寄凭谁与。

知客恨,两蛩语。

(0)

芙蓉

水芙蓉了木芙蓉,湖上花无一日空。

卷却水天云锦段,又开步障夹堤红。

(0)

皆山西爽二亭

华亭百尺跨嶙峋,照眼风光自吐吞。

閒数炊烟分聚落,坐收奇观入壶尊。

冈峦绕户云生袂,铙柝无声月在轩。

更有何人佩黄犊,耕锄已遍落霞村。

(0)

采莲曲·其二

西湖西畔荷花多,扣舷女儿娇唱歌。

道旁骏马金叵罗,欲住不住横秋波。

放船却入花深处,临流照妆噤不语。

南山起云北山雨,折得荷花不归去。

弄波惊起鸳鸯双,水珠溅湿芙蓉裳。

恨无飞羽致汝旁,溯渑从之云路长。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