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画竹绢扇面》
《题画竹绢扇面》全文
宋 / 梁宗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团团纨扇阿谁绷,露出琅玕三两茎。

密叶旋从人意长,劲枝全藉笔毫生。

翠筠不动风常在,直节无根色自荣。

只恐半天雷雨夜,化龙应向手中成。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uàzhújuànshànmiàn
sòng / liángzōngfàn

tuántuánwánshànāshuíbēngchūlánggānsānliǎngjīng

xuáncóngrénchángjìnzhīquánjièháoshēng

cuìyúndòngfēngchángzàizhíjiégēnróng

zhīkǒngbàntiānléihuàlóngyìngxiàngshǒuzhōngchéng

翻译
谁手持着精致的团扇,几根青翠的琅玕茎露了出来。
繁密的叶子随人心意舒展,坚韧的枝条全靠笔尖描绘而生动。
翠绿的竹竿静止不动,却常伴清风,直挺的节骨无须扎根也能自行繁茂。
只担心在雷雨之夜,这竹子会化为龙,最终握在我手中完成蜕变。
注释
纨扇:精致的团扇。
琅玕:青翠的竹子。
旋:迅速地。
藉:依靠。
翠筠:翠绿的竹竿。
直节:直挺的节骨。
化龙:变为龙。
鉴赏

这首诗名为《题画竹绢扇面》,是宋代诗人梁宗范的作品。诗人以扇面上的竹子为主题,细腻描绘了画面的生动景象。"团团纨扇阿谁绷",开篇即点出扇面的精致,暗示了画工的巧妙手艺;"露出琅玕三两茎",琅玕形容竹子的青翠,三两茎竹子疏朗有致,透出画面的空间感。

"密叶旋从人意长,劲枝全藉笔毫生",进一步赞美竹子的生长态势,叶子随着人的想象而延伸,枝干则仿佛借助画家的笔触而生动。"翠筠不动风常在,直节无根色自荣",竹子坚韧挺拔,即使静止也显现出生命力,其颜色自然地焕发着光彩。

最后两句"只恐半天雷雨夜,化龙应向手中成",寓意深远,竹子在风雨中更显坚韧,诗人担心它在雷雨之夜化为龙,表达了对竹子精神的敬畏和赞美。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借物抒怀,寓含哲理的佳作。

作者介绍

梁宗范
朝代:宋

梁宗范,字世则,永福(今福建永泰)人。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进士。官终朝请郎、通判信州。事见《淳熙三山志》卷二七。
猜你喜欢

九客图歌为王镇之中丞赋

人才最盛乾隆时,磊落九客须眉奇,中丞示我使我思。

伯思少日我早识,继识鱼门与幼植。

官于礼部遇沈郎,钱君吐文五色章。

我见夺目贡玉堂,是年因识周书昌。

景郑两君吾未见,但听声名知国彦。

我去燕山岁月侵,江边再遇沈与任。

后来但听悬归旐,一别天涯涕泪深。

惜哉诸客今零落,万里秋风馀一鹗,中丞独立淩江郭。

当年九客居京都,写摹同气为之图。

图内中丞方盛壮,今日霜华凝鬓上。

况复衡门老秃翁,梦寐平生惟恻怆。

接膝他乡理必离,写真佳士神恒王。

九客高才世所珍,中有直节高嶙峋,既没不朽真谏臣。

流传文笔皆千古,寥落弓裘得几人?

天留一客康世屯,中丞贵矣而能贫。

野树苍山秋复春,披褐作颂容耆民。

尺图千载传不泯,亦可髣髴于其人。

(0)

春日漫兴·其二

芳草深春后,高楼拥树端。

一城萋更绿,累日未曾看。

江气浮烟薄,山光抱郡寒。

故人犹辱问,数字自长安。

(0)

凉阶

凉阶今夕又飞萤,倚槛风前已涕零。

人迹不如修竹影,每随明月到中庭。

(0)

题负薪图

落叶被径行客稀,晚风吹树斜阳微。

空山短日惜馀景,野老长镵甘息机。

瀑流侧足巨岩响,峰高倚杖秋云飞。

村林舂黍户将闭,寒谷束荆人未归。

(0)

㝛德化县

南行三百里,举首白云端。

大壑连阴霭,中天峙碧峦。

夜潮千嶂闭,明月九江寒。

更就东林㝛,萧条钟磬阑。

(0)

华表鹤图二首·其一

城头华表切云低,千岁无端得重栖。

莫道鹤言非物怪,山君元不问昌黎。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