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碧峥嵘演山脚,合有云骈下寥廓。
自嗟本是烟霞翁,一念人间已知错。
闻说楼成归思浓,想见群真多绰约。
水虎火龙方得传,看破浮生岂能缚。
夜深时独倚栏干,谁见金花当面落。
此道既与群真同,虽隔霄壤常相通。
演客千载无遗踪,伫闻杖履来相从。
金碧峥嵘演山脚,合有云骈下寥廓。
自嗟本是烟霞翁,一念人间已知错。
闻说楼成归思浓,想见群真多绰约。
水虎火龙方得传,看破浮生岂能缚。
夜深时独倚栏干,谁见金花当面落。
此道既与群真同,虽隔霄壤常相通。
演客千载无遗踪,伫闻杖履来相从。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烟霞之士对仙会楼的向往与感慨。开篇以“金碧峥嵘”描绘仙会楼的壮丽景象,“合有云骈下寥廓”则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意境。诗人自叹本为烟霞之翁,却因一念之差陷入人间,表达了对尘世的遗憾与对仙界的向往。
“闻说楼成归思浓,想见群真多绰约”两句,通过听说仙会楼建成,引发了诗人强烈的归心,想象着仙人们在楼中绰约的身影。接下来“水虎火龙方得传,看破浮生岂能缚”揭示了诗人对生命与宇宙的深刻理解,认为即使在尘世中也能洞察生命的本质,不受世俗束缚。
“夜深时独倚栏干,谁见金花当面落”描绘了诗人深夜独自凭栏,金花飘落的静谧场景,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最后“此道既与群真同,虽隔霄壤常相通”强调了诗人与仙界的内在联系,即使身在尘世,心灵也能与仙界相通。“演客千载无遗踪,伫闻杖履来相从”表达了诗人对仙人降临的期待,以及对永恒之道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仙界生活的向往、对生命本质的思考以及对永恒之道的追求,具有浓厚的道家哲学色彩。
一棹才停,双扉乍启,邹阳旧日池馆。
三径盘纡,几层湿翠,泉语涔涔成串。
亭台曲折,正一带、疏帘尽卷。
桂树浓香阁下,飞来恍行天半。最好斜阳红澹。
倒遥山、高低影转。仿佛米家图画,座中补满。
如此园林偏是,客应约、明春重来玩。
输与幽禽,烟峦长伴。
绿阴惨结闲庭,捲帘不耐看风雨。
竹深烟径,柳铺云影,淡然秋浦。
小阁凄凉,画屏寂寞,恨知何许。
听杜鹃啼罢,落红吹散,只剩得、愁如缕。
一自楚些赋后,又婵娟、几番三五。
琴书昼永,衣香犹在,绮窗无语。
雪絮吟残,梨花梦杳,伤心千古。
倚阑干、只有芊绵芳草,碧丝难数。
窗外晓莺初啭,柳黄条上,声过西楼。
好梦惊回深院,帘卷虾钩。
雾濛濛、杏花无语,人寂寂、芳草如羞。恨绸缪。
谢娘慵懒,斜倚箜篌。薰篝。
新妆镜里,东风无计,吹破春愁。
粉褪香消,长门花月半沉浮。
问年年、恼人红绿,看日日、伴我帏帱。
锁眉头,黄昏雨后,胜似悲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