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气袅氤氲,春烟罥碧氛。
池塘丝带雨,台馆画横云。
逐浪吟贞观,垂阴赋简文。
凝妆翠楼者,蓦地忆夫君。
春气袅氤氲,春烟罥碧氛。
池塘丝带雨,台馆画横云。
逐浪吟贞观,垂阴赋简文。
凝妆翠楼者,蓦地忆夫君。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致,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日的氛围与景象。首先,“春气袅氤氲,春烟罥碧氛”两句,以“袅袅”形容春气的轻柔与缭绕,而“氤氲”则描绘出春烟弥漫的景象,两者结合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温馨的春日氛围。“罥”字形象地表现了春烟在碧绿的环境中缠绕的状态,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感。
接着,“池塘丝带雨,台馆画横云”两句进一步展开画面,池塘边细雨如丝,仿佛是天边垂下的细线;而远处的台馆上空,云彩横斜,如同一幅精心绘制的画卷。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也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赞美。
“逐浪吟贞观,垂阴赋简文”两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历史人物相联系,通过“逐浪”与“垂阴”的动作,分别对应着贞观年间的历史事件与简文帝的文学成就,表达了对过去辉煌时代的追忆与敬仰。
最后,“凝妆翠楼者,蓦地忆夫君”两句,将视角转向了特定的人物——一位在翠楼中凝妆的女子,她突然想起了远方的丈夫。这一转折,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从对自然美景的赞叹转为对人情世故的感慨,增添了诗歌的深度与情感的层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巧妙的联想,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诗人对历史、自然以及人情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的佳作。
江城满楼台,月夜吹笙箫。
神仙集华盖,鸾鹄来丹霄。
中有羽衣客,举手欣相招。
扶桑朝出日,溟海秋翻涛。
一身藐八极,御气时游遨。
悠然视天宇,万古同泬寥。
却思卧玄圃,天鸡弄嘐嘐。
饥餐金光草,渴饮玉卮醪。
何当乘清风,蹑鲤随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