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锁千峰紫翠层,隔溪幽鸟语相应。
碧桃花谢玉芝老,不见神仙只见僧。
烟锁千峰紫翠层,隔溪幽鸟语相应。
碧桃花谢玉芝老,不见神仙只见僧。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神秘的山水画卷。首句“烟锁千峰紫翠层”,以“烟锁”二字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深邃的氛围,将千峰覆盖在一片紫色与翠绿色交织的烟雾之中,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接着,“隔溪幽鸟语相应”一句,通过生动的鸟鸣声,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感,使得整个场景更加鲜活。
“碧桃花谢玉芝老”这一句,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自然界的更迭来隐喻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碧桃花的凋谢象征着季节的变换,而“玉芝老”则可能暗指某些不朽之物的长久存在,或是对某种精神境界的追求与向往。这种对比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深度,也引发了读者对于生命意义的思考。
最后一句“不见神仙只见僧”,则将主题引向了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在这样的山水之间,或许可以找到远离尘嚣、接近心灵平静的所在,但真正的“神仙”或许并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那些追求精神自由与和谐共处的僧侣。这句诗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蕴含了对内心世界探索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富有哲理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充满意境和深意的作品。
秋山暮雨收银竹,白岩轩前月可掬。
开轩见月弄清影,辄有新诗续淇澳。
翠筠缥节想停云,金薤银枝知夺目。
此君择地托寸根,雪拥霜培渐蕃育。
去年崛起才二三,今岁旋添馀五六。
不随凡卉竟滋蔓,似识衰荣相倚伏。
忆我江头坐啸时,风雨潇潇拂茅屋。
别来几度长儿孙,回首光阴一何速。
春城满眼桃李颜,如对宋朝亲卫祝。
渴心爱濯君子风,幸接高林不须卜。
兰皋惨碧烟萋萋,徘徊不忍竟与违。
欲穷目力望江水,江风故挟双舟飞。
归来复对呶呶者,思才俯首西窗下。
厩中骏足逐春风,执策临之尽凡马。
拂砚挑灯披竹素,朝昏总是怀人处。
有时独倚西南楼,不见冥鸿北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