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里自烧铛,清烟淡林月。
一饮洗烦嚣,再饮沁毛发。
竹里自烧铛,清烟淡林月。
一饮洗烦嚣,再饮沁毛发。
这首诗描绘了在竹林中品尝佳泉的情景,充满了自然与内心的和谐之美。
首句“竹里自烧铛”,生动地展现了煮茶的场景,竹林中自燃的火炉,营造出一种自然、清幽的氛围。接着,“清烟淡林月”一句,通过轻盈的烟雾和淡淡的月光,渲染出夜晚竹林的静谧与清雅,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片宁静之中。
“一饮洗烦嚣”表达了饮茶后内心得到的平静与解脱,茶的清香如同一股清流,冲刷掉心中的烦恼与喧嚣。“再饮沁毛发”则进一步强调了茶的深邃与持久影响,不仅滋润了口舌,更深入到肌肤与心灵,带来由内而外的舒适与满足。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月下竹林品茗的诗意画面,传递出作者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内心的宁静追求。通过茶这一媒介,诗人与自然、与自我进行了深刻的对话,达到了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荒风吼其前,大雷击其后。
人言黄昏雨,此意无乃骤。
飘飘岂恶声,侧耳听檐溜。
一睡喜暂凉,破窗落星宿。
明朝看东方,老火已复昼。
起行视畦陇,微露泫深秀。
枯沟涩不流,焦块濡未透。
看看岁云秋,槁死念谁救。
滥兴桑羊诛,妄使土龙斗。
彼巫乃诬尔,拜舞杂符咒。
举头亦茫茫,万一幸天漏。
云行则雨施,坎画自羲后。
为霖有真源,中路困坑窦。
眼前苍狗姿,津润岂能漱。
何当捲江海,九万广天覆。
有祷恐未迟,帝阍吾欲叩。
夜郎溪中七香木,长身一握如紫玉。
向来蛮村已自奇,耻与龙涎斗馀馥。
誓将膂力奉君子,度越山岩走穷谷。
夫君得此不自珍,要当助我扶衰独。
忆昨与君骑竹马,健力随群走黄犊。
看看四十老形具,此物胡为苦催促。
世间行险岂吾徒,且卧方舟同结足。
烊铜作梁剑栈编,峡江百丈青云缘。
峡山鸟道飞翩翩,蜀仙自得壶中天。
丈人口诀谁与传,青城一炷心香烟。
萦藤络蔓紫翠牵,清河鍊师天上仙。
玉华楼高瞰平川,白日下界黑鬼缠。
帝曰汝往予详延,鼎转九丹书八篇。
清风来翔明月前,夏日不暍冬不绵。
青骡白鹤忘岁年,是家仙种张祖先。
椒子红熟丹浴泉,酿成白酒斗十千。
先生日日贪醉眠,为我寄语来日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