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皆休岂复疑,美中不足但违师。
眼前耕凿无关道,心在耰锄渐废诗。
坐对潺湲通语默,历穷岑巘得平夷。
主人欲问罗浮事,荆棘当门花满篱。
万事皆休岂复疑,美中不足但违师。
眼前耕凿无关道,心在耰锄渐废诗。
坐对潺湲通语默,历穷岑巘得平夷。
主人欲问罗浮事,荆棘当门花满篱。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成鹫所作的《初入罗浮寄呈石洞本师》。诗中表达了诗人初入罗浮山时的心境与感悟。
首句“万事皆休岂复疑”,诗人感叹世事纷扰,一切尘俗之事都已放下,不再怀疑。接着“美中不足但违师”一句,表明虽处美景之中,却因违背了师训而感到遗憾。诗人以“眼前耕凿无关道,心在耰锄渐废诗”描绘自己内心的矛盾,虽然身在耕作之地,但心却在诗歌创作上,这种冲突反映了他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坐对潺湲通语默,历穷岑巘得平夷”两句,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自己的心境变化。面对流水潺潺,他能静心倾听,无论是言语还是沉默,都能找到内心的平静。经过艰难险阻后,最终达到一片平坦之地,象征着心灵的解脱与宁静。
最后,“主人欲问罗浮事,荆棘当门花满篱”两句,以主人询问罗浮之事,却只见门前荆棘丛生,花满篱笆的景象,隐喻诗人对罗浮山的向往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困境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观念。
辟书朝东来,海上便拟寻蓬莱,坐令斥卤皆春台。
辟书暮西至,颁春又拟陪千骑,江水江花尽和气。
浮屠将就要合尖,荐雷唤起蛰中潜,东西惟命夫何嫌。
诸么争令出门下,意岂专为一日雅。
君姿秀整气清遒,露华凝晓月澄秋。
胸中武库森戈矛,笔下倒泻三峡流。
甘泉持橐侍凝旒,青毡旧物唾手收。
幡然正应侧席求,东行西行宁久留。
祖帐驰华轩,嗟余守环堵。
赠言古有證,临分敢无语。
纷纷曳紫腰黄金,俨然望之真天人。
万世在其后,念之徒酸辛。
富贵诚可乐,名义吁可畏。
此意傥无忘,雁来频寄字。
眼看时事废因循,官路三年子独勤。
袖有新诗频教我,邑无长策可留君。
向来过计忧周陨,此去何时静楚氛。
未必诗书尽虚语,勉哉行矣张吾军。
奏篇重彻冕旒前,欲挽银河荡八埏。
六计不为当世用,一编空受老人传。
规恢汉祚天方启,问讯南昌尉已仙。
遇合无人会成数,故山松柏惨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