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杜尉秩满还天台》
《送杜尉秩满还天台》全文
宋 / 刘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眼看时事废因循,官路三年子独勤。

袖有新诗频教我,邑无长策可留君。

向来过计忧周陨,此去何时静楚氛。

未必诗书尽虚语,勉哉行矣张吾军。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wèizhìmǎnháitiāntái
sòng / liúzǎi

yǎnkànshíshìfèiyīnxúnguānsānniánqín

xiùyǒuxīnshīpínjiàochángliújūn

xiàngláiguòyóuzhōuyǔnshíjìngchǔ

wèishīshūjìnmiǎnzāixíngzhāngjūn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宰所作,名为《送杜尉秩满还天台》。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人通过对现实不满和对友人离别的感慨,表达了自己对于政治理想的渴望和个人的无力感。

"眼看时事废因循,官路三年子独勤。" 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于当世时政的失望和对朋友在仕途上辛勤付出的同情。"因循"指的是沿袭旧习,不求变革,而"子独勤"则表明朋友在官场上的孤独努力。

"袖有新诗频教我,邑无长策可留君。" 这两句显示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友人才华的赞赏。"袖有新诗"意味着朋友总是有新的诗作,而"邑无长策可留君"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能留住朋友,但又觉得自己没有好的计策能够做到这一点。

"向来过计忧周陇,此去何时静楚氛。" 这两句抒发了诗人对于过去的忧虑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向来过计"指的是过去的种种忧虑,而"此去何时静楚氛"则是对未来的迷茫和期待。

"未必诗书尽虚语,勉哉行矣张吾军。"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和历史书写的重视,以及鼓励朋友继续前进的决心。"未必诗书尽虚语"意味着文学和历史书写并非全是空话,而"勉哉行矣张吾军"则是对朋友的激励,希望他像古代名将张良一样,能够成就一番事业。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送别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于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感悟,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和文学价值的珍视。

作者介绍
刘宰

刘宰
朝代:宋

刘宰(1167—1240)字平国,号漫塘病叟,镇江金坛(今属江苏)人 。绍熙元年(1190)举进士。历任州县,有能声。寻告归。理宗立,以为籍田令。迁太常丞,知宁国府,皆辞不就。端平间,时相收召誉望略尽,不能举者仅宰与崔与之二人。隐居三十年,于书无所不读。既卒,朝廷嘉其节,谥文清。宰为文淳古质直,著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四库总目》又作有语录,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有感

双翼归来一翼拳,残枝恶木息依然。

已如腐鼠馀枯骨,犹逐饥蝇附臭膻。

野鹄高飞空有意,閒云远引苦无缘。

从知退更艰于进,目送残阳西陆躔。

(0)

吊双因小筑废址

当年故垒漫寻求,华屋芳园都已休。

不见春花开满径,但看秋莽积成邱。

江山无恙家全毁,官府如仇土并收。

凄绝白头老苏武,此身何处任容留。

(0)

蛾眉七绝百首·其七十五

填桥乌鹊又纷腾,言丑媒非嫁未曾。

苦节敢云心本硬,萧墙祇恐祸难胜。

(0)

蛾眉七绝百首·其七十二

侬家情实任稽钩,应悔他山久借筹。

归去德邻皆助桀,飞来义士尽寻仇。

(0)

蛾眉七绝百首·其五十六

如何薄命续西池,八骏归来祇自知。

却喜纶音相应布,旧家门户共支持。

(0)

蛾眉七绝百首·其四十五

钥启重关喧暴徒,遮羞洒耻术都无。

托辞且自归璇室,此局看谁能竟扶。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