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蛾眉七绝百首·其四十五》
《蛾眉七绝百首·其四十五》全文
清 / 吴妍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钥启重关喧暴徒,遮羞洒耻术都无。

托辞且自归璇室,此局看谁能竟扶。

(0)
鉴赏

这首诗《蛾眉七绝百首(其四十五)》由晚清至民国时期的女诗人吴妍因所作。从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女性情感与对命运的无奈与抗争。

首句“钥启重关喧暴徒”,以“钥启”象征开启内心深处的情感之门,“重关”则暗示了情感的复杂与深邃,“喧暴徒”则描绘出情感爆发时的激烈与不可抑制。这一句通过形象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内心情感的强烈波动和对外界压力的回应。

次句“遮羞洒耻术都无”,表达了诗人面对外界的指责与羞辱,却找不到合适的应对方法,只能默默承受,无法通过任何手段来挽回颜面或洗清耻辱。这句诗反映了女性在特定社会环境下,面对不公与歧视时的无力感和痛苦。

第三句“托辞且自归璇室”,“璇室”常用来形容华丽而高雅的居所,这里可能象征着诗人的内心世界或理想中的避风港。诗人选择暂时退回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寻求片刻的安宁与自我安慰,通过托辞来暂时逃避现实的压力。

最后一句“此局看谁能竟扶”,“此局”指的是当前的困境或局面,诗人在这里提出疑问,似乎在思考谁能帮助自己走出困境,或是表达对现状难以改变的无奈。这句话蕴含了对命运的反思和对支持力量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女性在特定社会环境下的内心挣扎与抗争,以及对自我价值的追寻和对命运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吴妍因
朝代:清

江阴贯庄人,光绪十一年生,著名教育家。自幼刻苦勤学,在江阴、苏州等地任小学教员期间,结合教学实践,编纂白话文小学教科书。后任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编辑。后任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国民教育司司长等职。爱好诗词,著有《凤吹诗集》。郭沫若、俞平伯、马叙伦为书题辞。
猜你喜欢

送友人入蜀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0)

浣溪沙·其十三

落絮飞花满帝城,看看春尽又伤情,岁华频度想堪惊。

风月岂惟今日恨,烟霄终待此身荣,未甘虚老负平生。

(0)

和杨尚书罢相后夏日游永安水亭兼招本曹杨侍郎同行

道行无喜退无忧,舒卷如云得自由。

良冶动时为哲匠,巨川济了作虚舟。

竹亭阴合偏宜夏,水槛风凉不待秋。

遥爱翩翩双紫凤,入同官署出同游。

(0)

晚望

江城寒角动,沙洲夕鸟还。

独在高亭上,西南望远山。

(0)

送苏于伯机之官浙东

衣冠文献参诸老,台阁功名负此公。

十载黄尘看去马,万山青眼送飞鸿。

挥毫对客风生座,载酒论诗月满篷。

昭世需才公论定,起分春雨浙江东。

(0)

西江月

离坎不分南北,木金岂间西东。但诚一念守其中。

勿使心神恣纵。要识前身真种,洞观物我皆空。

寂然安静到鸿蒙。四象五行无用。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