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访幽居,时当孟春节。
寒气尚严凝,同云霭欲雪。
长论怀始舒,高吟兴不绝。
开窗对松竹,苍翠色可悦。
岂不念荣华,泉石甘守拙。
闭门有馀暇,开卷对前哲。
长叹古今事,理义同一辙。
世随气化迁,运逐人情别。
虽非圣贤姿,勉焉慕贞洁。
㷀㷀且独守,默默谁与说。
惟有知心友,时过共捩揭。
但愿无闻知,岂敢尚英杰。
援笔赋新诗,举觞对明月。
高歌神鬼惊,长啸天地阔。
彭泽千载人,百世谁能越。
高山与流水,此兴不可遏。
故人访幽居,时当孟春节。
寒气尚严凝,同云霭欲雪。
长论怀始舒,高吟兴不绝。
开窗对松竹,苍翠色可悦。
岂不念荣华,泉石甘守拙。
闭门有馀暇,开卷对前哲。
长叹古今事,理义同一辙。
世随气化迁,运逐人情别。
虽非圣贤姿,勉焉慕贞洁。
㷀㷀且独守,默默谁与说。
惟有知心友,时过共捩揭。
但愿无闻知,岂敢尚英杰。
援笔赋新诗,举觞对明月。
高歌神鬼惊,长啸天地阔。
彭泽千载人,百世谁能越。
高山与流水,此兴不可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孟春时节拜访幽居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之美和友情之深。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寒气”、“同云”、“雪”、“松竹”等,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静谧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长论怀始舒,高吟兴不绝”,体现了两人深入交流、情感共鸣的状态;“开窗对松竹,苍翠色可悦”,则描绘了窗外自然景色的美丽,以及这种美景带给人心灵的愉悦。诗人通过“岂不念荣华,泉石甘守拙”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物质追求的淡然态度。
“闭门有馀暇,开卷对前哲”,展现了诗人读书学习、汲取智慧的生活方式;“长叹古今事,理义同一辙”,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和哲学的思考,认为古今之事在道理上有着共同的轨迹。这一部分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
“世随气化迁,运逐人情别”,表达了对世事变迁、人情冷暖的感慨;“虽非圣贤姿,勉焉慕贞洁”,则流露出诗人虽非圣贤,但仍追求高尚品德的自我期许。最后,“援笔赋新诗,举觞对明月”,展现了诗人创作诗歌、饮酒赏月的雅趣生活,以及“高歌神鬼惊,长啸天地阔”的豪迈之情。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美景和友情的美好,也蕴含了对人生、自然、社会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格魅力。